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X项目,除了民意还有什么值得反思?

(2008-01-03 22:46: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PX项目,除了民意还有什么值得反思?

 

 

《厦门PX项目续建、停建还是迁建?》——19日,《人民日报》5版头条大幅刊登了这样一条报道。不久,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全文转载该报道,并以原标题置顶推荐。人们在里面清晰地看到“各方专家意见倾向一致: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是一个上上之选”。网友认为这印证了港媒关于PX项目将迁建漳州的说法。(〈南方都市报〉12月20日)

 

一场经时数月之久的公共大讨论即将尘埃落定。在这起被媒体称之为民意与公权力的PK大战中,民意最终“晋级”,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与此事件密切相关的厦门人为此欢呼,而与此无关的公众也为之感到振奋,这既是因为结果的来之不易,也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标本意义。

 

显而易见,民意充分和自由的表达,民意最终影响了看上去至少在之前无法撼动的政府决策,是这一事件中的最大闪光点,也是被媒体屡屡提及和重点报道的一个核心。有媒体发表社评文章,更直言,“PX项目为中国的公共事件元件划上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句号”。然而除此之外,PX项目留给我们的,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空间。

 

譬如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事实上,回溯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我们会发现,厦门PX项目是早在公众知晓之前,政府就已经决策了的。而当下的这场民意大PK,多少带有些意外和事后纠偏的色彩。由此来看,姑且不论民意是否得到尊重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问:政府当初做出此决策时是否经过了科学的考量?PX项目涉及到厦门地区的环保,涉及到全厦门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不征求民意,政府是不是也应该首先把各种利弊得失充分考虑进去?由此生发的一个问题是,PX项目的上马是否真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显而易见,正是由于决策的不科学,才导致了事后的这场民意“大反击”,而事实也证明了,只有民意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再譬如信息的充分,及时的公开。PX项目即将迁建漳州,而“各方专家意见倾向一致: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是一个上上之选”——这是一个诧异的细节。迁建海峡西岸地区是一个上上之选,却偏偏选择了非上上之选的厦门,这其中的疑问实在太多:这些“各方专家”之前持什么样的态度?地方政府在事件中各自扮演了什么的角色?最后又是谁拍的板?事实上,正是这些隐藏幕后的信息,决定了事件的走向,而公众对此一无所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事后这场民意大PK的意义和价值,而消弱人们对这一事件更深一步的追问。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不能孤立地陶醉于“民意影响了政府决策”的结果之中,更不能乐观地以为一场胜利,就改变了民意与公权力博弈的力量对比。事实上,民意在真正意义上被尊重,并不一定在于民意战胜了公权力,民意的有效表达,也不一定都要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来实现。我赞同漳州一位网友的话:“决策前应征求市民意见”,我以为这就是民意与公权力和谐相处的制度化路径。

 

新闻链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712200504.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