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98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签名的人不暴力,暴力的人不签名

(2007-12-16 00:31:00)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
 

签名的人不暴力,暴力的人不签名

 

在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今天举行的“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纪念会上,反对家庭暴力网络与网易女人频道携手发出倡议,征集10万人网上签名,在社会公众中郑重承诺“不要暴力,好好爱”。据悉,这些签名将在明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移交给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中国青年报》12月6日)


现在有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是:每当有重大节日到来之时,总会有一些相关的活动应景而生。譬如眼下的这个“10万人签名反家庭暴力”即为一例。毫无疑问,我不是对反家庭暴力有什么异议,而是对这样的形式表示怀疑和担忧。如此肤浅的活动实不足以承载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更对解决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毫无益处。

 

反家暴网络执行主任陈本建说,此举旨在凝聚社会公众反对暴力的信心,传递反对家庭暴力的知识,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构建反对暴力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以为,这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并且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不要说10万人网上签名,纵然是100万又怎样?要知道一个起码的常识:签名的人肯定是不会有家庭暴力的,而有家庭暴力的人是不会上网签名的。靠这样的网上签名活动怎么凝聚公众反对暴力的信心,又如何传递反对家庭暴力的知识?年轻一代构建反对暴力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是这样完成的吗?

 

征集10万人网上大签名,气势可谓壮观,新闻效应固然抢眼,但一无针对性,二无实现意义,更壮观再抢眼也是徒劳。更重要的是,过度关注形式上的创新,讲求虚名,很容易让公众“感动”疲劳,让家庭暴力这一事实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变得模糊起来。现在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好事,但如果频频陷入“作秀”的惯性冲动,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保护乳腺癌就搞“乳房秀”,预防艾滋病就“满城尽是避孕套”,就连宣传环保也和裸体摄影挂上了勾,说实话,这都跑题太远了。

 

事实上,越是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越要冷静、务实和觉得住气,不能浮躁,更不能只图个热闹。就拿消除家庭暴力来说,当然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应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承担起宣传和教育的重任,但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恰恰是那些极少数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而不是更广泛的大众。针对这些家庭,我想组织者应该有比征集网上签名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譬如进行社会调查,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哪怕是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提供免费的司法援助。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12/06/content_198389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