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扔乞丐”是公权失守下的冷酷游戏
一民政干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将镇上一名流浪人员用车拉到荒郊野外遗弃。在海拔1400米多高的秦岭山上,该青年乞丐最终死亡。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起初以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刑拘,目前被取保候审。(《新京报》8月26日)
这是一种令人发指的野蛮行径,仅仅因为迎接上级卫生检查,一个重病在身的流浪汉,竟然被无情地扔至荒效野外。如果不是因为该青年乞丐最终死亡,恐怕我们也不会知道这起事件背后还有如此惊人的内幕: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说,临县的民政局经常在晚上悄悄地开车将流浪人员“扔”过来的,对付的办法就是再将他们“扔”回去或者“扔”到其他临县。乞丐的生命和尊严,在政府部门的肆意拉扯下,变得虚无飘渺,弱不禁风。
从游戏规则看,“扔乞丐”似乎是约定成俗的,谁影响了当地形象,谁就该像一堆垃圾一样被扔出去;从游戏内容看,也是再简单不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30元搞定——也许只是一包稍贵的香烟,但在这里,成了一条生命的标价。逝者无言,但我们活着的人不能沉默:谁导演了这场堪称史上最冷酷的游戏?
谌太林应该受到所有人的道德谴责,应该为自己的无耻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这是确定无疑的。然而,从整起事件看,谌太林又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让他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不仅不公平,也不利于我们反思悲剧的根源,更无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一次发生。
应该看到,在这起事件中,谌太林只是充当了一个无知而又无耻的执行者而已,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权的全面失守。任何一起突然的事件背后,总有不突然的真相。从制度层面而言,这起事件暴露出该县包括邻县的民政局,对于自身职责的行使是模糊的,对于权力的运作完全是扭曲的,法律赋予民政局以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以实施对弱者的救助,但民政局却利用这样的权力资源把弱者逼上的绝路,如此背道而驰,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权力恶感;而从道德层面而言,民政局这一政府机关的人性指数则可以说降至冰点。在他们的利益天平上,在一次卫生检查中能获得较好的评价的意义,远大于一个乞丐的生与死;为了便于管理,或者只为了赌一口气,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玩起毫无意义的“扔乞丐”游戏。这种种不堪的作为,无外乎指向一点:乞丐贱同草芥。
乞丐虽然卑微,但也有尊严,乞丐虽然活得不够光鲜,但生命于他们也只有一次,同样是无价的。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中有许多如乞丐这样的弱势者,才有必要设立类似民政局这样的政府机构,来为他们伸张正义,谋求福利,求得尊严和体面。而现实却呈现一种完全的可恐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当公权失守时,对一个人的审判,是否意味着掩盖了更多的可怕的真相?
新闻链接: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67/2007/08-26/014@286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