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在流行“有知者也无畏”吗?

(2007-03-06 19:33:39)
现在流行“有知者也无畏”吗?
 
“吴老,您这样说,可能会挨骂。”今天(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的小组讨论上,一位委员对在记者包围下,大胆直言“反对春运不涨价”的吴敬琏委员如此善意地提醒。但吴敬琏说:“如果当政协委员就怕挨骂,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不用当了,可以回家了。”在场的一位委员赞许地说:“政协委员就是要当言官。” (《中国青年报》3月5日)
 
每个人都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当然也都有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因此,我对吴敬琏先生敢于违背绝大多数公众的意愿,旗帜鲜明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示钦佩,至少这说明,吴先生具备了一个学者和一个政协委员应有的勇气和独立精神。但也不必讳言,从吴先生“不怕挨骂”的铿锵之语中,我还读出了一丝作为学者的傲慢,套用一句俗语“有知者无畏”:我是知名的大经济学家,我怕谁?
 
且看吴敬琏先生如何评价“春运不涨价”的:春运不涨价方案出台后,传媒一片叫好声。其实对于春运不涨价的提案,多数经济学家不赞同。因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其实质是一种价格扭曲,将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的浮动是必要的——现在我开始怀疑,今年“春运不涨价”的政策得以实行,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民意的压力,政协委员的提案,而是因为没有请吴敬琏这样的大经济学家当顾问。
 
众所周知,“春运涨价”持续了多少年,铁道部门与公众就博弈了多少年。其中,铁道部门相继抛出了“缓解春运压力”,“削峰填谷”,“市场规律”等种种理由,无不因为逻辑不通,无法自圆相说,而被公众强烈批驳,以至于理屈词穷,屡遭羞辱。然而同样的问题,在吴敬琏先生的嘴里,顿时把无比现实的问题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从而变得高深奥妙起来,由不得人不佩服。但问题是,几个经济学名词,一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几句正确的废话,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吗?我只想请吴先生解释一个问题:在“春运涨价”的前提下,铁路部门的服务质量却下降了,这符合市场规律吗?
 
或许是意识到“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吴先生甚至说出了“多数经济学家不赞同”这样的话。我想,吴先生大概对现实不太关注,以致于不知道现在的“经济学家”们是怎样的作为,以及公众对“经济学家”是如何评价的。事实上,所谓“多数经济学家不赞同”,不仅争取不到更多支持的声音,反而让公众对其观点抱以更大的质疑。
 
“不怕挨骂”,是法治进步政府倡明的标志。但是,如果将之理解成摒弃常识,脱离现实,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随随便便地发表意见,缺少最起码的谨慎,就未必是件好事了。尤其是像吴敬琏先生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学者,被媒体到处追捧的明星委员,更是要善待自己的话语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