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应力避“炫富心态”

(2007-02-10 13:56:26)
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应力避“炫富心态”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建设城市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其中,“大剧院”更是热浪滚滚,一个个分布于各地的新型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新型剧场都有共性:投资巨大,动辄几亿十几亿,建筑主体求新求异,硬件甚至可与欧美的新型剧场媲美。(《人民日报》2月9日)
 
然而,大剧场建起来后,实际运行状况却令人不敢恭维,极低的使用率和高额的维护成本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仅冰上舞台一项,每启用一次,耗冰成本就达2万元,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尚无冰上芭蕾舞团,建成以来,仅使用过一次。这不禁令人怀疑:城市大力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还是在“炫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进步,公众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所追求的文化品味也在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说,这些为高雅艺术和大型演出提供平台的大剧院,不仅是各地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提高城市和国家文化品位、文化水准的需要,更是满足文化市场,迎合公众潜在艺术诉求的需要。
 
但是很显然,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应该力避一味求大,求新,甚至无限攀比的“炫富心态”。这是因为,首先,文化品味与金钱并非成正比。不错,一个城市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兴建场所,设施,需要市场的推动,这些都离不开物质的支持。但反过来,有物质的支持,并不必然提高文化素养。文化或者说艺术,实际上属于历史的范畴,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熏陶,需要各种因素的配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与“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其实是一个道理。甚至可以说,文化原本就应该和物质保持一定的距离。
 
其次,奢侈与公众的真实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应该承认,这些豪华程度可比欧美国家相媲美的大剧院,让一小部分市民享受世界顶级演出成为可能,却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艺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高额维护成本对管理者形成压力时,他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通过提高票价来化解,这必然会导致许多人无法承受之重,最终被拒之于艺术的门外。而修建大剧院的资金,绝大部分又来自公共资金,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显然有失公平。于是公众的舆论又会形成新的压力,让管理者无从选择。很显然,这是一个无法求解的难题。
 
事实上,有“炫富心态”,往往是艺术品味不高的表现。应该看到,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他们之所以拥有超豪华的文化设施,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对称的。而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力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GDP仅与南非相当。因此,我们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立足于国情,多一些量力而行的心态,少一些“炫富”的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