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与砍刀:农民工讨薪的丛林法则
1月18日11时左右,十多名手持棍棒、砍刀、菜刀、钻杆的保安冲向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亚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亚鸿房地产公司)讨要工钱的民工,造成12名民工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进行了3个小时的急救,目前已经脱离危险。(《中国青年报》1月21日)
尽管因讨薪引发的暴力冲突甚至流血事件并不少见;尽管我们都知道,在“讨薪风暴”已经刮过无数次的今天,农民工讨薪依然时常伴着泪水,但当看到,面对农民工讨薪,房地产商居然派出打手,残忍地以砍刀,棍棒相对,极其狂妄地喊出“把他们赶出去,往死里打!”时,即使是置身事外的我们,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冬天格外地冷。
不得不提到的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事:30余名农民工以寄贺卡的方式向一家建筑公司讨要薪水。比较之下,尽管当事人并不相同,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两起极具典型意义的事件无比清晰地描绘出当前的讨薪生态。
某种意义上说,贺卡与砍刀,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其实就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方和以房地产商为代表的资方两个阶层的具象。面对欠薪,农民工容忍克制,甚至不惜放下劳动者应有的尊严与骄傲,近似于讨好与献媚的姿态,把象征着友好与和谐的“贺卡”捧上;而这样的举动,在财大气粗的资方看来,却显得相当幼稚和可笑。面对讨薪,他们强硬而无耻,在理屈词穷之下,他们甚至会不惮于将象征着黑暗与暴力的砍刀挥动。
农民工的贺卡与房地产商的砍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极为冷酷的社会学名词:丛林法则。原始丛林地带,是一个无序的世界,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里,生存的唯一法则是:野蛮和暴力。不必讳言,农民工讨薪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正在向我们展示“丛林法则”的某些征兆:维护能力的缺乏,救济渠道的不通畅,政策的治标不治本,让农民工这一原本就是社会最低端的阶层只能变得更加软弱和委曲求全,而处于高端的以房地产商为代表的阶层,由于“经济上有雄厚财力,社会上有强大人脉,舆论上有广泛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指哪打哪的私人化的暴力机器,即保安队伍”(笑蜀语),变得越来越血腥和残忍。
毫无疑问,在农民工的贺卡与房地产商的砍刀之间,缺少了合理有效的社会机制,缺少了法治的力量。正因为缺少了这最重要的一环,致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房地产商的疯狂的逐利冲动和暴力倾向也无法受到打击和制约——以致于两者都背离了正确解决纠纷地道路,以致于现实版的“丛林法则”比原始版的“丛林法则”更加残酷。
前一篇:票价不上浮会不会导致服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