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詹德离职摩托罗拉战略失误 |
此前,我颇为看好詹德,但也对其面对的重大挑战做过分析《摩托罗拉:真正的变革之痒(系列5) 》,现在看来,詹德没有解决这一变革之痒。如果拿詹德跟惠普CEO马克.赫德对比来看,也很有意思。我认为,詹德的下台,除了业绩方面的直接原因,也有几个重要的战略失误:
1、华而不实的无缝战略。詹德在上任摩托罗拉CEO后,曾经提出一个伟大的无缝战略,有不少CEO都属于愿景导向型,詹德也属于这种CEO,但是,远见如果华而不实,或者无法落地,反倒会伤害CEO的个人品牌,最终出现可怕的局面:过分承诺,无法兑现。马克.赫德则是采取的“从不过分承诺,但超额兑现”的策略,却大受华尔街欢迎。詹德的“无缝战略”从方向上看,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失误在环境认知上。现在的IT市场,跟十几年前大不一样,我曾提倡一个词汇叫“消费者投票权”,过去,公司制定一个战略,让消费者去被动接受。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里,如果还是一意孤行,就容易孤掌难鸣。
2、詹德不是一个深谙手机生意的人。虽然詹德一直提倡设计为王,好多媒体也对此做了积极报道,但是,从詹德这四年的表现来看,他对手机业务的深刻了解上不够。其失误有三:
3、从企业文化变革的角度看,詹德对摩托罗拉的“破坏性”不够强。詹德一直说“我每天都在寻找‘破坏’摩托罗拉的方式”,但从现在看来,詹德对摩托罗拉的破坏性不够强,他的变革更多是小打小闹。这方面,我比较认同HP前CEO卡莉的观点,对那种大公司而言,一定要有外力刺激,才能真正形成文化冲击。对现在的摩托罗拉而言,内部的裁员动作不够强力,也需要外来文化刺激一下,比如通过并购稍大公司。
这一切未尽的变革悬念,只能有待詹德的下一任。
相关文章:联想海外鏖战5:联想供应链的真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