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永正离职与微软的升级难题

(2007-09-19 17:09:00)
标签:

it/科技

陈永正

离职

张亚勤

微软中国

转型难题

 陈永正离职了,自2003年8月跳槽到微软,陈永正在微软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上呆了4年,成功打破了微软中国总裁的2年魔咒。相对于前任,陈永正在微软中国的职位上也成功留下了自己的符号,那就是:政府公关。
 

但是,对于正处在升级中的微软而言,政府公关及合作伙伴战略的背后,显然有着更为重要的东西,对技术、互联网趋势认知的缺乏,陈永正的离职也是可以预料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陈永正的离职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微软所遭遇到的升级难题也是很多跨国公司所遇到的。这个转型难题就像一只怪兽,会吞掉许多不适应的CEO:

 

1、第一个难题是:微软中国的互联网转型。关于微软中国的互联网转型,我此前的博客写了不少,其中一个大的挑战就是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微软中国总裁基本上都是业务型领导,并没有完全实现战略驱动和顾客驱动,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一定要改变。今年,跟张亚勤聊起互联网战略,张亚勤表示,微软此前在互联网上是应用落后,因此败给GOOGLE,现在担任研发集团总裁后,张亚勤将作为代理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业务,估计这也是一个测试期,对微软中国实行新的组织架构的测试。

 

2、第二个难题是:微软中国如何实施新的本地化策略。过去,跨国公司实施的是“全球思考、本地之星”策略,在三星中国研究院院长朴胜虎看来,这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本地化错误。如果跨国公司希望在中国获得长期成功,必须把人们所熟悉的准则“全球思考、本地执行”颠倒过来,即升级为“全球执行,本地思考”。朴教授提出了两个提醒,每一个都是微软的短板:A、本地化思考意味着跨国公司抛弃以前的自负傲慢心态,以谦虚的精神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尊重当地市场的习惯,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B、本土的经理人是否能理解全球行为标准的意义,或者他们是否知道这些标准到底是什么。

 

3、最大的启示,公司转型的最大敌人是自己。自吴士宏以来,微软中国总裁的离职事件几乎成了IT一景,时间长了,也有一个规律出来,那就是,由于微软拥有强大的产品、品牌,职业经理人的起伏对微软业绩影响并不大,因此,他们对职业经理人的任职保持着一种刻意的安排。


延伸阅读:盖茨的最后一战:互联网 
        
          张亚勤:5年后的手机革命会在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