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2007品牌百强榜:品牌2.0的大胜

(2007-07-31 16:46:16)
标签:

百强榜

品牌2.0

interbrand

解读2007品牌百强榜:品牌2.0的大胜
 

7月30日,由《商业周刊》、Interbrand联手炮制的“2007年度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出炉。这一榜单现在已经是全球瞩目,很多人在遗憾说没有一家中国品牌进入,我的《快品牌》一书就是以这一榜单作为参照系。在本年度排名中,位列前四位的企业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依次是可口可乐、微软、IBM和通用电气,诺基亚由去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五位,英特尔则由去年的第五位滑落至第七位。在非美国企业中,诺基亚(芬兰)的品牌价值最高,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5位,随后是排名第6位的丰田汽车(日本),排名第10位的梅赛德斯(德国),排名第13位的宝马,排名第17位的路易斯-威登(法国),排名第19位的本田(日本),以及排名第21位的三星电子(韩国)。

 

在我看来,这一榜单除了提供一个定量的数据之外,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参照系:2007年,什么样的品牌在高速发展?什么品牌不停下滑?趋势在哪?危险在哪?

 

1、对于2007年的品牌百强榜,仍然延续了2006年以来的变化,那就是品牌2.0的继续走强,以及品牌1.0的走衰。

 

2、什么是品牌2.0?我们看一下,2007年品牌增长最强劲的公司,比如Google、ZARA、苹果、Nintendo(任天堂)、星巴克等,无一例外,这些公司都是采取了打破常规的模式,以及更为创新的模式打造品牌,他们不以来强制的手段,比如广告轰炸,而是采取了自由的方式,比如口碑、体验、粉丝营销等,他们在破坏传统的品牌规则,他们更在重建新的品牌规则。

 

3、那些品牌1.0因何变成“慢品牌”?让我们看一下2007年品牌不断走低的公司,比如福特、GAP、柯达、必胜客、摩托罗拉,无一例外,他们大多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公司品牌,他们随着工业时代而经历过品牌的辉煌时代,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他们虽然拥有好的产品、服务、营销体系、员工等,但是,连续几年来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跟上时代的脉搏,虽然他们拥有强大的广告预算、营销渠道,但是,游戏规则已经发生变化。

 

4、品牌2.0并非新晋品牌的专利,那些老品牌一样可以通过自身战略、文化的升级,做到这一点,比如,2007年增长比较大的诺基亚、麦当劳、奥迪、宝马、BURBERRY等。以诺基亚为例,它在往2.0靠拢的道路上是最为坚决的,不仅公司CEO康培凯提出转型互联网的思路,最近更是连续并购了3起WEB2.0的公司。

 解读2007品牌百强榜:品牌2.0的大胜

这些是2007年的“快品牌”

 

解读2007品牌百强榜:品牌2.0的大胜

 

这些是2007年的“快品牌”与“慢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