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科技非主流观察 |
谁是摩托罗拉真正的敌人?
Forrester公司的分析师Charles Golvin认为,“市场争夺的关键应该在新兴市场,而手机的关键是低端,最后的胜利者应该具备在新兴市场上推出30~40款新手机的能力”。摩托罗拉的挑战在于,如何推出更多有竞争力得新产品,保持RAZR 和 SLVR带来的上升势头。摩托罗拉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翻盖手机PEBL,公司高层都对这款手机寄予厚望,认为它能够在市场上掀起一场风暴。然而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今年7月推出的Q手机虽然卖得不错,但是却未能带来和RAZR同样强烈的效应。“他们再也没有一款手机能超越RAZR所拥有的wow元素,”Golvin说。
有的分析师则指出,在詹德的带领下,摩托罗拉犯的一个大失误是Rokr,这是一款和苹果合作推出的音乐手机,可以从iTunes下载音乐。Rokr和iPod nano同一天上市,但是市场反应却是毁誉参半。
在外界看来,诺基亚、三星电子这些强悍的对手似乎值得摩托罗拉忧虑。但在摩托罗拉内部看来,他们最大的敌人则是摩托罗拉自己——能否“破坏”多年来养成的陈旧习惯,从而大胆革新。有员工批评道,“长久做老大,最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太怕失去老大地位,就对多方面进行保护,这反倒是最大的风险。”
摩托罗拉正在开展绝地大反击,虽然V3系列手机的辉煌仍在继续,但是,摩托罗拉的复兴仍待时日。有人把公司的变革期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启动期,第二阶段是调整期,第三阶段是腾飞期。在一些摩托罗拉经理人看来,摩托罗拉仍处在调整期的中期。
在一些分析师及知情人士看来,摩托罗拉业绩强劲的背后,仍然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存在,这就是摩托罗拉的变革之痒,也是詹德面临的最难啃的骨头:
“无缝”产品。“无缝战略”已经提出两年多时间了,但这些似乎更多出现在詹德等高层领导的演讲里,由于缺乏更多具体的产品,“无缝战略”甚至被V3的光芒掩盖了。摩托罗拉这一年频繁的收购动作也透露出詹德欲完善“无缝战略”的急切。
流程再造。对摩托罗拉而言,流程再造不是一个战术话题,而是一个战略话题。在内部“无缝”、速度执行等的新策略下,传统的流程被简化、被革新,但是,新的流程并没有系统化地形成。在“无缝战略”卖解决方案的大旗下,需要的是更复杂的产品、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和更简单的客户界面。对于摩托罗拉这种一直以买产品为主的公司而言,流程再造的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据说,有咨询公司正在帮助摩托罗拉进行流程再造的咨询,在摩托罗拉内部也专门设有领导小组做流程优化。
以摩托罗拉的供应链整合为例,以前的采购都是各自为政,现在则由各部门提出采购清单,公司有关部门对清单进行整合,然后对基本部品进行集中采购。这也引发一定的混乱及抱怨,有的人认为集中采购省下来的成本还不如沟通混乱带来的成本大,而此前那种默契也被打破。
团队合作。从詹德到高瑞彬,执行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而在摩托罗拉的变革之中,团队合作则被视作一个老大难问题,不管是内部合作还是跨部门合作。有的摩托罗拉经理人则表示,“变革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合作,调整后,那种默契没有了。团队合作是一门艺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进入阴暗面。”
在戴德迈的办公室入口处,就悬挂一幅大的图表“常胜团队的做法”,分三个核心:负责到底的精神、互相信赖、赢,以及五个要点:全局观、快速执行、专注、领导和管理、做一名优秀的团队成员。据说,这是移动终端部门花费几天时间专门讨论出来的“团队圣经”。在其他事业部,也有各自的“团队圣经”。
对于詹德而言,他的最大悬念就是如何兑现“无线战略”的承诺。但是,对未来下赌注,是天堂还是地狱,一切都很难预测。詹德及摩托罗拉的“酷”革命仍在进行,革命是否成功,仍需未来检验。
后一篇:联想体育营销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