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源古城的历史传承及遗存(七)

(2017-12-07 15:15:46)
标签:

浑源古城

古民居

坎宅巽门

200余座

分类: 大同烟云

七、浑源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古民居是百年以前的遗存,再精确一些就是民国及民国以前营建的民居,均可归为古民居之列。

http://s2/bmiddle/001x4sCPzy7glt8MPtv91&690

                庆永兴巷8号院


古城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成片地有序排列,2015年颁布的《浑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称,保持并展现“灰砖灰瓦、院阔屋矮、硬山大窗、照壁迎门、正脊堆花、雕饰精美”的晋北民居建筑风貌,阐述其建筑特点。通俗来讲,浑源古民居就是四合院的风格,四合院是由四面房舍围起来的一处院子,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四合院有一进、二进、三进等多种形式,浑源讲究的深宅大院,多为两进或三进院,是一组前、后院连通的四合院。再讲究的除了主院外,右首还附有配院,配院的建筑规制略低于主院,这样的院落在浑源是顶级四合院,栗家府便是如此。

简单地说,浑源比较讲究的古民居有三大特点,一是院门精美,一是屋顶起脊,一是照壁迎门。院门有屋宇式门、墙垣式门、垂花门等多种不同的形制,特别是饰以门楼、门簪、走马板、雀替、门扇、门钹、抱鼓石以及墀头等精美的砖雕组成,非常醒目。屋顶起脊指是院内正房的高挺正脊,在青砖院墙、青筒瓦覆顶的陪衬下,正脊花瓦整齐地排列于屋顶分水岭一线,正脊两端往往有威武的兽头对峙而立。照壁是四合院内必有的砖雕构件,一般位于院内迎门的厢房山墙上,用来装饰和遮蔽来客的视线,在风水学中则有避邪、驱鬼的作用,以雕刻的“福”字图案居多。当然,表现浑源古民居的特征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台基、梁柱和屋顶的配合;抱厦、过厅、月墙等的应用;院落和房屋间平面部署的联络等,都表现出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匠心。一个人在街道倘佯,不用进到院子里,单从外面看院门、屋顶、照壁这三处地方,便可对这座院落作一个基本的等级、档次认定。

http://s4/bmiddle/001x4sCPzy7gonbJoaL63&690

                 鼓楼南巷古民居(旧广播局院)

浑源地处北半球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时间长且寒冷干燥,经常会刮刺骨的西北风,这样的气候决定了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北房的后墙可以抵御寒风,南面开设的窗户利用采光和吸收太阳的温度;北房是最理想的朝向,因此常用来做正房,供一家之主居住。这样,在一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北房为正房居住家中老者,东厢房住长子,西厢房住次子,倒座房(南房)住佣役,井然有序。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表示水)宅,必须开巽(表示风)门。“巽”者是东南方向,所以院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要做“坎宅巽门”为好,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人们一般都要选“主房为坐北朝南”的位置,比如小井巷17号、18号古民居就是“坎宅巽门”的代表性院落。但可惜的是,浑源的几位名门望族的宅院在1949年后做了改变。比如:栗(毓美)家府的院门开在巽位,住户为了居住舒适,将院门改成住房;田(应璜)家大院的院门开在巽位,居住的单位将院门强行改在正南的离位;麻(席珍)家大院在本世纪初重修,新院门位于正南的离位,以前的旧院门无从查考;薛(国仁)家大院更是成为废址。

四合院的平面部署和院落组织是传统建筑的一大特征。四合院都有“为主”的正房、配套的左右厢房、倒座房和院门,正房的规格高于其他房屋主要表现在屋顶上,正房的屋顶要高于其他房屋并且正脊都有漂亮的脊花瓦。虽然四合院以“坎宅巽门”为最好,但是,由于浑源街道走向的问题,所有院落的大门都要对着街巷,这就造成院落内房屋布局的变化,形成“东为主”、“南为主”、“西为主”的院落。规制是如此,但是由于东房和南房的朝向不好,民间素有“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的民谚,不少乡民往往不按“院门与正房相对”的原则,而是尽可能地将北房和西房设成正房。

浑源的四合院既讲究以哪个方向的正房为“主”,也要兼顾地势、朝向、街道、院门问题,再加上户主的财力的差异,便显得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大型的四合院尤其是二进、三进的四合院,因为其临街院墙的长度充裕,往往有两面临街的方向可以布置院门,而户主最后选择的就是现在看到的院门位置,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参考了风水学的意见。但是,一些小四合院或者够不上四合院标准的院子,因受窘于地势窄小和街道的影响,并没有选择院门的条件,只能向那唯一的街道方向开设院门了。

http://s6/bmiddle/001x4sCPzy7gomGZWYt85&690

    田家大院外墙

上述所讲,仅为浑源古民居一个概述,实际上浑源的200余座古民座异彩纷呈,其平面布置和建筑构造上都会有细部上的不同。有因主人功名而作的特殊标识,有因时代变迁而作的风格改变,有因主人兴趣爱好而作的局部修改,有因财力充裕或不足而作的有意调整,有因实用性而作的功能布置,有因风水、朝向、街道问题而作的削增弥补,如此种种,不胜列举。

因此,浑源古民居及其院落整体具有历史、文物、建筑、雕塑、彩绘等多重价值,是研究浑源文化传承的巨大宝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