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美国人的平权意识
(2009-02-28 09:03:01)
标签:
美国人家庭背景学术界林肯总统平权意识杂谈 |
分类: 学界风云 |
最近看到来我校应聘的一名亚洲博士的求职资料(国籍保密),刚翻了两页,我的冷汗就下来了:这位同学好像没有学习过怎样在美国求职,连封求职信(cover letter)都没有,只提交了一份用于申请研究生院时通用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他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第三段突然笔锋一转,说起自己爱上这行是因为家庭背景,接着,竟然写出了他父亲甚至他叔叔的名字和所任的职务(外国某某高官)——我看到这里便知道此人不可录取。好歹此人还是拿的美国博士,怎么五年还学不会人家当地人的办事方式?还拿裙带关系那套来忽悠,当真是在象牙塔里读傻了。这种人怎么可能和美国同事、学生相处得来?尽管我很想帮助亚裔,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在美国,求职时不仅没人看你的种族、性别、宗教党派、性取向、身高体重甚至胸部大小,更没人关心你的家庭背景,除非你在政治界里混吧。关键的评价标准就是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当然不是说美国人完全不讲关系,不过你的亲友多有成就,如果不能为你牵线搭桥,同时你也无法证明你的能力,也是没用的。(当然有时候为了达到种族多样化的平衡,的确会对少数族裔给予特殊考虑,不过女性在学术界里不算“少数”。)
今年是林肯总统的两百年诞辰,他是被人写得最多的美国总统,至今已经有16000种关于林肯的书出版了,他的最没有争议的特质便如诗人James Russell Lowell所说的:“出身平民,无显赫家世,无特权,亦无名。”美国人羡慕有钱人,但更崇拜“从无名小辈到伟人”的奇迹。盖茨和麦当娜都属于这种白手起家的奇人,苹果的领袖乔布斯甚至是被未婚妈妈遗弃的私生子。家人前辈的成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身为小辈应该尽力摆脱他们的阴影,而不是期待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如希尔顿和Donald Trump的女儿虽为巨富出身,遗产都够吃好几辈子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外顶大众的风言风语,你可以不喜欢她们的招摇,但不能否认她们却也勤勤恳恳的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