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居 |
分类: 一顿暴揍 |
比如说我天天在电视上看到一家叫做Direct Buy的家庭装修公司的informercial,抛出来的直销商业概念很简单也很诱人:加入这间公司做会员,就可以跳过中间商,直接向厂商购买家具和装修材料。广告请出“会员”,亲身见证省钱是多么容易,不少省了近50%,在家庭装修里这就意味着五位数字啊,美国人喜欢DIY的又多,实在不能不让人动心。出于好奇,我上了他们的网站,内容却极少,只列出了公司卖的产品目录,但没有图片,除了反复宣传省钱以外,就是催促你不要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赶紧预约去参观这家公司的仓库,就可以眼见为实了。
到底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折扣店,还是一个骗局呢?互联网时代,这种问题太容易找到答案了,上网一查,立马见分晓。不仅有BBB这样的非政府组织网站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而且大家都可以在博客上畅所欲言,奸商几乎无可遁形。我一google,就发现了一个有100多个跟帖的博客讨论的正是“Direct Buy”的真伪。大多数与其打过交道的人都持极其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个公司的操作有两点是极度可疑的:
1.
2.
还是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商业思维,直销这类新型的商业概念就是他们创造出来了,Direct Buy这样的公司深谙消费者心理,甚至要求夫妇要同时到场参观,你想借口“我回去跟我那口子商量一下”都没机会!呵呵,虽然美国消费者精,但也挡不住便宜的诱惑和现场销售的压力啊。
说实在的Direct Buy也并非完全的老千公司,否则早就被告垮,对于那些要花好几万翻修房子或者拥有多处房产的人来说,还的确是个省钱的好机会,但一般的小业主三年省不出那么多会费,加上服务又没有保证,吃力不讨好。
所以说要做个精明的消费者一定要下点功夫,不要梦想天上会掉馅饼。前几天我还在网上看到有个留学生问购房事宜,连需要首付都不知道,这种最基本的知识即使不用专门去学习也应该听说过,只能说明此人知识面窄还懒得学。总而言之,如果某事看上去太好,too good to be true,那多半就真的可疑,多长个心眼总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