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数年诅咒,超级中学大起伏转自《无言升学新讲堂》

标签:
无言升学新讲堂高考北清人数人大附中清华附中 |
分类: 教育 |
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
我只有个简单的希望:
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
引自北岛最早期诗作——《五色花》
所谓分子 与分母简单描述便是 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的区分,
众所周知,即便是重点中学也有差别,在北京,由于名校众多,重点中学可以区分为超级中学、强市重点、强区重点及弱市重、弱区重,这样四类重点校。
很长时间以来,北京高考的特点之一,便是:超级中学决定超级高考。
所谓超级高考,意思是高考考入名校的数据很漂亮,以北大清华录取人数为重要指标。
但北京的超级中学的概念是随时间推移而有变化的,北京家长往往因自己升学年代距今间隔10年以上而往往有错觉,有一部分人的错觉尤其严重,因为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北京1990-2010年的岁月里。
上图是2009-2019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变化图,考生人数的减少对北清名额的减少影响不是很大。
超级中学,在2000年以前,仅仅指四中、实验中学,最有名的例子是高晓松作为清华大学子弟,舍近求远,放弃清华附中去城里读四中(那时还没有建成四环路,更没有五环路),高晓松所在班被称为北清班,意思是他班里的同学不出意外,都能考上北大或清华,
但自2004年高考开始,人大附中崛起了,超级中学从城区双雄进而变成海西双雄对决,一直到2010年双雄仍然在北清录取人数上具有巨大优势 。
图一,北京2所 超级中学最近19年北清录取人数变化曲线
但自2011年以后,北京 高考 头部 竞争又出现了新变化。逐渐的,超级中学的 垄断 现象,一方面遭遇十一学校 等新生力量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遭受到奇数年波动
我选取了九所名校在2011年-2019年期间考取北大清华的人数,依据的是前辈家长们精心收集的信息,不完全之处,按相邻年份的信息做了加权处理,以免图形破裂。
图二,北京九高中9年高考北清录取人数走势图(传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