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龙桥车站杨存信站长和苏州码子

(2017-01-03 17:14:23)
标签:

青龙桥

詹天佑

计算机

分类: 历史回顾

     青龙桥站位于北京市延庆境内的八达岭长城脚下,车站始建于1908年。虽然早已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但每天列车仍然不断。每天有不少游客徒步几公里山路慕名前来参观。

青龙桥车站杨存信站长和苏州码子

杨站长过来了!


    1982年,父亲杨宝华退休,儿子杨存信顺理成章接班,父亲把杨存信领到了詹天佑铜像前,语重心长地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的铜像就在这儿,以后每天工作都在詹老爷子的注视下,要是干不好就对不起当年修铁路的祖宗们。’杨存信谨记父亲教诲,从扳道工到助理值班员,再到车站值班员,经过近10年的历练,他戴上了001号胸牌,成为青龙桥火车站站长。

    2008年,青龙桥新站投入使用,青龙桥老站已逾百岁。钢轨、道岔、油灯座、码子石……站上随便一个物件,都可能是百年文物。“这段轨是100多年前的。”杨存信介绍,铁轨都是当年的英国货,现在还能用。

2013年,青龙桥站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天佑铜像旁的黑色护栏用的是1909年在京张铁路上使用的马莱型蒸汽机车的内热管;后院的三根钢轨分别铸造于1898年比利时、1905年英国和1915年美国田纳西……

青龙桥车站杨存信站长和苏州码子

2011年,巡查铁路设备时,发现站北四桥子村路基旁有一块刻有符号的石碑,有数百公斤重,大家全靠人拉肩扛,用了五个多小时,才把陡坡上的两块石碑完整地搬上汽车,运回青龙桥站。

老杨请教铁科院的专家查实,这石碑刻的是“苏州码子”,符号起源于宋代,由苏州商人发明,明清两代广泛使用。京张铁路开通时,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尚未普及,就使用了“苏州码子”标示公里数。“这‘码子’再一次证明,京张铁路是咱们中国人修的。”杨存信认真地说。

(苏州码子应用多年,流传很广,南方杀猪就是用码子在每大块肉上标注份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小时候,四川还在使用呢!——博主)

我想守着老站,把这些故事保存好,流传下去。杨存信低声念叨着。他身后的站道旁,一棵300多岁的大柳树枝繁叶茂。当年,中国人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在树下通车。


青龙桥车站杨存信站长和苏州码子
青龙桥车站站长杨存信
中国人在宋代就有数学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人也如詹天佑先生一样奋发图强!

青龙桥车站杨存信站长和苏州码子
1959年5月1日中国第三届计算机训练班学员在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前合影(原载《溯源中国计算机》三联书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