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汉字部件规范”

(2007-08-10 22:50:26)
标签:

知识/探索

国家

语言文字

工作委员会

规范

信息化

中文信息处理

国际语言

分类: 信息化与互联网

   作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语言文字规范”,1997年12月1

日发布了《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1998年5月1

日实施。    http://www.yywzw.com/jt/hjy/a-bj01.htm

    按说我等不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甚至过学士都不是,应当是没有资格讨论汉字部件的。但是,这个规范加上了“信息处理用”,这几个字,我们总就有了发言权。
 
挑战“汉字部件规范”  
 
    第一,洋洋大观的560个部件,至今10年过去了,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民用电脑的字库中,都没有这些部件(全集)的容身之处。本文要向大家介绍,只能用图片方式,岂非笑话。许多部件在电脑中无法显示。
 
   没有进入字库,就意味着公众无法在网络上讨论交流。也意味着汉字部件开始退出公众的视线,难于再有发展,更不可能够实现国际交流。至此,中文成为文字的“另册”,没有发展就等于止步不前,就将停滞。
 
   第二,《规范》的主题内容称:本范围是根据汉字的构形规律、现行汉字的发展现实和汉字的历史传承性采用“从形出发、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的原则制定的。
  奇怪的是,既然作为“信息处理用”,那么信息化对汉字部件究竟要有什么要求,根本就没有提及,岂非笑话?
    而规范说,对中文信息处理,特别是对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具有规范作用。
    这明显就是一种短视行为,谁都知道,就是在10年前,汉字的信息处理也不等于“输入”,输入也更不只限于键盘。
 
    丁大龙说:《规范》,一公布就引起争议,受到一些非常尖锐的批评,说明《规范》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规范》公布十年了,应当认真地总结一下,进一步征求意见进行必要的修订。
 
     我觉得至少要明确两点:
     一、现代信息社会对汉字的信息化究竟有何要求?
    二、汉字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其规范的作用与价值何在?
 
    至少,汉字部件标准要向化学元素周期表看齐,要有称谓符号(助记符)、“一次”排序规则。当然,还要减少数量。
     现在的排序是按照点、横、竖、撇、弯,然后再数笔画。这种2次分类排序,不实用于人与机器的交互,也就是说不适应于信息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