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化的死角——汉字的部件

(2007-08-09 21:45:21)
标签:

信息化

汉字输入

部件标准

称谓

语言文字交流

部门割裂

短信息

电脑字库

探索

分类: 信息化与互联网
     今天看了两篇博客:
   海礁草”的《为打汉字向美国人缴钱而郁闷》;
  玫瑰夫人”的《换一种方式教孩子学中文》。
    虽然王选先生解决了汉字印刷的数字化问题;
    虽然倪光南提出了“联想”概念;
    虽然王永民做了五笔;
    虽然中国首次汉字数字化早在60年代就获得成功——汉字电报自动译报,还批量生产200多台,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满足了全国30多年的电报业务需要。
    还有全国人民正在使用的移动“短信息”。
    但是,汉字的数字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原因之一是语言领域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距离”。
    电脑的字库,我们要交纳费用给美国;
    手机的汉字同样要交纳许多亿元。
   更严重的是今后的“汉字搜索”,听许嘉璐先生上课时,他说要是我们只用外国人的“汉字搜索”,这个费用也要数以亿元费用计算。
   是中国人做不出来吗?不是!
   我们的标准制定不是使用外面的,就是拦截“非行业的爱好人士”(其实并非是业余人士,很多是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但是在学科中,要想相互渗透是很困难的,从院士推选就可以看见创新之难)。
   汉字部件的标准问题是文字、信息两个行业割裂。
    560个部件,连中文研究生都背不下来,没有称谓和助记音,如何使汉字真正信息化?
    化学的元素周期表有元素结构、排序规则、称谓、代码(助记音)等等,使化学成为有方程式的精确化学。
    而我们的汉字,还仅仅适应的农牧时期的“面授”,对于网络时代是不适应的。
    中国人的电脑中有日、英、希腊、俄等字符,而却没有汉字部件国标(虽然其并不完善)。所以,我们要讨论汉字根本时,许多字符是不显示的。对此,语委的主管当面对我说:“我们的机器里面有”。你有,管屁用!网络时代大家无法交流,文字就不是世界的。
    汉字要真正的现代化,惟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看能不能适应外国人(在国外的华人子女)用电脑学汉字和使用汉字交流。
    一位50岁的中国人,出去仅20年,现在居然用英文和我交流信息化项目,就是不会录入汉字。偶真的很郁闷,是一个对信息化问题的讽刺。
    有人可能认为“汉字的信息化很好”,何来“死角”。我要指出,用了就不一定没有问题。例如使用拼音的人士会提笔忘字,但是如果汉字达到部件级数字规范这个问题就弱化了。总之,文字的基础就最小的符号,在其微观。“汉字部件标准”问题不从“信息化”的角度解决,长久之下,悔之晚矣。
 
    下面是我在2001年写的《信息跨越》的部分,多数已经登入本人博客。

第三章 汉字的三种表达形式

汉字的三种产生形式

毛笔和书法的贡献

书写促使笔画横平竖直

“重复”和“突变”的造字理念

汉字的科学与文化观念

承上启下的部件给谁来用

甲骨文的启示

造字使人的思维更加深刻

书同文、语同音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印刷使文字成为产品

快速轨道交通与邮政接口

横排直排与两党之争

公众需要汉字通信吗?

回顾记录新闻

第四章 从录入引出的哲理

“录入”挑战人生

徐迟一生的最高潮

键盘手写各有千秋

书写与录入的冷热

中英文字打字的百年交锋

部件在电脑中竟无容身之处

部件归纳排序,减量增类

洋为中用的称谓“助记音”

盲打方是录入目标

汉字基因和电脑文化

部件、字符在电脑中的分野

复兴活泼刚健自强的民族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