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数字○零整数符号语言文字语委数字用法张中行李普龚育之鲁迅 |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
在“五四”之后已把“○”和“零”通用,而且现在的一些字典也已将“○”收入之内,如《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中华字典》,《中华字典》(1990年版)“○” 的解释是:“○”数字科学中,整数系统的偶数组里一个重要的阿拉伯数字,汉字的外来字,已成为汉字的一员。通“零”,特指数的空位,与汉字数字并用时,一定要写成圆圈的形状“○”。现在许多场合都已用“○”等同“零”,如三○一医院、一○九国道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成为“年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打印时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原因是,“○”竟然没有列入输入法的字库。“2000年”用汉语怎么书写?二○○○年、二零零零年、贰零零零年,究竟应该用哪个?在公文和网上。甚至在牌匾上发现的“二000”也并非少数。汉字“二”后面跟阿拉伯数字“0",似乎不伦不类。许多人只好利用电脑的“符号插入”来输入这个“○”。
从“○”的出现,特别是进入了新世纪的“两千年”,“○”的大量使用,给汉字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生命,给汉字的数字化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究竟是字还是符号,如果是字,就要列入汉字输入的范畴。列入汉字序列之后扩大它的使用范围,也就有了法律依据,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人名、产品和企业的品牌之中。
不过,《毛选》《邓选》及党中央会议的文献一以贯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仍旧用汉字数字。李普老先生看到十五大文件的数字表达格式后即作《我高兴得要跳起来》,龚育之老先生作则写《伟人可,我辈亦可》。张中行先生要《为汉字争座位》。可惜还是鲁迅说得对:“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