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的出现和汉字数字用法

(2007-05-03 22:39:00)
标签:

数字

整数

符号

语言文字

语委

数字用法

张中行

李普

龚育之

鲁迅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符号“ 0”是从印度引入,代表一个不存在的数字“零”;它标志着现代数学的诞生。印度人可能早在公元前的一千年间,就已经发明了这种计数制,然后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因此有“阿拉伯数字”一说。

 汉语中本没有“○”这个字,随着近代商业发展和年代记事的需要,而产生了对“零”化简的需求。但是,“○”总好像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外来户,在国标和字库中都显得处境尴尬。我手中1997年出版的《现代汉字通用笔顺规则》,也没有收录“○”。

在“五四”之后已把“○”和“零”通用,而且现在的一些字典也已将“○”收入之内,如《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中华字典》,《中华字典》(1990年版)“○” 的解释是:“○”数字科学中,整数系统的偶数组里一个重要的阿拉伯数字,汉字的外来字,已成为汉字的一员。通“零”,特指数的空位,与汉字数字并用时,一定要写成圆圈的形状“○”。现在许多场合都已用“○”等同“零”,如三○一医院、一○九国道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成为“年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打印时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原因是,“○”竟然没有列入输入法的字库。“2000年”用汉语怎么书写?二○○○年、二零零零年、贰零零零年,究竟应该用哪个?在公文和网上。甚至在牌匾上发现的“二000”也并非少数。汉字“二”后面跟阿拉伯数字“0",似乎不伦不类。许多人只好利用电脑的“符号插入”来输入这个“○”。

从“○”的出现,特别是进入了新世纪的“两千年”,“○”的大量使用,给汉字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生命,给汉字的数字化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究竟是字还是符号,如果是字,就要列入汉字输入的范畴。列入汉字序列之后扩大它的使用范围,也就有了法律依据,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人名、产品和企业的品牌之中。

 除了“○”之外,其他的数字还都好处理。10多年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单位联合制定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11日公布,21日起试行)。编辑们见到汉字数目字就不由分说地改为阿拉伯数字,也可以看作另一种联想。有人以为,文章的才气就将被阿拉伯数字隔断。

不过,《毛选》《邓选》及党中央会议的文献一以贯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仍旧用汉字数字。李普老先生看到十五大文件的数字表达格式后即作《我高兴得要跳起来》,龚育之老先生作则写《伟人可,我辈亦可》。张中行先生要《为汉字争座位》。可惜还是鲁迅说得对:“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