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族兴衰语言文字阿拉伯文波斯语甲骨文创新思维方式生存体力搏斗 |
分类: 《信息跨越》和论文 |
中国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王朝更迭,但是汉字的顽强生存能力使它永不消亡,这一点依然应当归功于秦始皇。
今天我们还能在专家的帮助下,理解刻在龟甲钟鼎上的文字;那么在网络时代生活了一个世纪之后,还能找到会阅读用刀用毛笔用钢笔写出汉字的专家吗?
在悠然的农牧生活中产生的方块字,承担了几千年的记载历史和思想交流的任务,汉字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情感以致思维方法融为一体。我们现在还能大致读懂秦始皇时代的出土文稿,如果这位统一了汉字书写规范的君王重返人间,翻看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对他来说也不会成为大难题。但是,我们联接好一只“猫”,打开电脑进入网络,就会发现网络高手的某些中英掺杂的对话已经成为现代“天书”。当然,这些中国人看不懂,美国人也看不懂的语言是不能算作语言的进化。
任何辉煌的文化如果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停止创新,那它也会因创造力的枯竭而逐渐消亡。另一方面,创新也必须适应人类的进化规律,工具只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而不应成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