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楼梦断三百年
红楼梦断三百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48
  • 关注人气:2,0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晓丰(V哥掰谎)红楼梦研究: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2019-02-25 14:08:17)
标签:

历史

文化

娱乐

杂谈

教育

其实不光是《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有着“一喉二歌”的特点,连很多人物说的话也经常有一语双关的特点,如果我们知道这些角色所影射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再结合他们平时所说的话,就会惊奇地发现有很多是在暗示他们所影射的历史人物的身份,这也是我们发掘人物原型的重要依据。《红楼梦》一书根本就不是一本爱情小说,而是一本隐写的历史,所以在第十二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说得魏精准:

〖庚双夹: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也就是说书中的很多人物和故事除了表面的故事以外,还都各有其象征意义,这也是某种程度的“一喉二歌”,其实不光书中的人物,连贾府的有着多重意义。在前面我介绍过贾府有九道门,而且大得出奇,高的惊人,这典型是在影射皇宫。而另一方面,我们从表面的故事来看贾家又很象个普通官员家庭,那到底贾家应该算是皇宫呢还是一个官员家庭呢?在第二十七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我们就需要重新理解了:

〖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岳)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红楼梦

正因为贾家同时象征着一个官员家庭,所以才有抄没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仅把贾家看成皇宫,那贾家被抄家的事就无从解释了,试想谁敢抄皇帝家呀?其实抄家也可以理解为后回贾家家败的时候皇帝被流寇洗劫,但这个就很难让一般人理解了。这样看来书中不光诗词和人物对话中有“一喉二歌”的特点,连人物影射甚至贾家的象征也有着多重含意。贾家最后家败的原因并不是被抄家,而是内部出现了混乱,但之所以要让贾家被抄家,也是在影射明末皇帝喜欢抄家的历史,所以这是兼顾的,我们一定要分开来看。在第七十回里探春说过一段话: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些话说得相当的深刻,作者认为那么大个汉人的江山居然这么容易地就亡国了,首先应该是汉人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反思,这一点很重要,也让我们明白作者应该是位严肃的史学家,而不仅仅是反清义士,创作此书的目的是为后人保留下一本明亡的历史和反思。让人感慨的是三百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了情色小说,我们都跟贾瑞犯了同样的错误,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丢掉小命。红楼梦


那《石头记》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呢?应该说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大家知道明朝最早的国都是南京,南京有很多别称,其中的一个叫“石头城”,作者不敢在书中直接点明明朝后来国都北京,所以只好用最早的国都南京的别称来代指明朝,所以“石头记”表面上看是一个写在一块石头记下的故事,而实际上暗指此书写的是“明朝的历史”,所以这个书名也有着“一喉二歌”的特点。而我有一种感觉:书中提到的“金陵”也同时代指明朝,所以书中的“金陵十二钗”也就是指明朝的十二个很有名的人物,正因为是这个原因,所以才让我们感觉贾家到底是不是在南京感到困惑,因为好象一会儿是在南京,一会儿又不象在南京,特别乱,如果我们把金陵看成明朝的代名词,问题就一下子迎刃而解了。其实不光如此,书中的应天府、江宁府、扬州、白门、上元等,都曾为史上江苏南京之别名,也就是说这些地名表面上看都是不同的,但骨子里都是指南京,而实际上又都是暗指明朝。

作者这样写云山雾照地写法是为了迷惑满清政府,也迷惑了所有中国人,这样做为的是确保此书能够在民间顺利流传。作者肯定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他们把自己对满清憎恶隐写在书,而且表现得相当激烈,比如在第九回里,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要知道“茗烟”这个名字也很有深意,应该是谐音“明朝化烟”之意,所以有着明亡之痛的含意在里面。而他骂的“金荣”这个名字也另有含义,我们都知道满清之前又被称为“后金”,所以“金荣”自然是指满清发达之意,在这一回里茗烟对着金荣大骂道:

“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

可见作者对满清无比愤恨和鄙视,而在这一回里有一第批语说得出非常直白:

原来是窗友名金荣〖蒙双行夹批:妙名,盖云有金自荣,廉耻何益哉?〗

 

红楼梦

这条批语说得很露骨了,我相信除了我们的“红学家”以外所有普通中国人都能看懂其中的含意。而书中类似的地方还非常多,我在后面会结合每个角色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深入解读,这样才能让大家看得很清楚,才能深刻领悟到其中的奇妙之处。

实际上明亡的教训是很另类的,一个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最为成功的经济体,在短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有研究者提一明末的人口为一个亿左右,而清初居然只剩下了一七千百万,要知道满清入关的时候一共加起来也就几十万,所以这个亡国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这也让我们感觉到研究这个过程非常有现实意义,所以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应该同样进行反思,因为当时的很多问题在我们的身上同样存在,这也是《红楼梦》作者提出的“宝鉴”的本意思,就是让我们以史为鉴,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不可逆转,而我们不要让类似的亡国历史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