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尼布楚为界,立碑界上---清朝十九(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

标签:
北京门头沟耿聚忠墓唐山遵化清东陵昭西陵淄博周村状元府银川黄沙古渡北京正乙祠戏楼(外观 |
分类: 第八轮 |
北京
(2019. 03. 16)
拒兄长 只因存大义
保家族 才是有亲情
通达时务
【景点介绍】:
又称柔嘉公主坟,俗称耿王坟。清代耿聚忠与柔嘉公主合葬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龙门村西。墓坐西朝东,原有擎天柱2座,驮龙碑5通。
【历史背景】:
耿聚忠是靖南王耿继茂第三子,顺治十年(1653)与兄耿昭忠留待京师。柔嘉公主是清世祖福临从兄安亲王岳乐次女,顺治十五年指配与耿聚忠,并封耿聚忠为三等子、和硕额驸。康熙二年,柔嘉下嫁完婚,康熙三年封和硕柔嘉公主。康熙十二年(1673)柔嘉公主卒。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清,耿昭忠、耿聚忠率子侄请死,康熙十四年命招降耿精忠。康熙十五年加封耿聚忠为太子太保。十九年叛乱平定,耿聚忠诣福州,处理善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康熙皇帝遣礼部尚书伊桑阿谕祭耿聚忠,谥悫敏。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耿精忠在福建起兵的那一刻起,兄弟之情就已经荡然无存了。也就不存在是否“附逆”的问题了 --- 估计在耿聚忠心里,巴不得哥哥赶紧失败被杀呢!
【旅游趣事】:
山东淄博
(2017. 06. 07)
商兴科举盛
民富武人多
亦报朝廷
【景点介绍】:
状元府位于丝市街北侧,其主人是周村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王应统。 2006年,其第十八代旁系子孙王辉、王博先生斥资一千余万元,在原址上恢复部分建筑。整座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三进深院落,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并建有花园和演武场,总占地面积达3330平方米(约5亩地)。整个府邸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彰显了官宦人家的风范,既有官府的威严氛围又有居家的闲适情调,三进院呈阶梯状一院高过一院,寓意“步步高升”。
【历史背景】:
王应统(1663—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清康熙二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山西沁州同知;祖父王棐清顺治年间任寿州知州;其父王廷扬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欢入朝为官,一生隐居于市。王应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参加乡试中武举;翌年,赴京试中进士,应殿试一举夺魁,被钦点为状元。那年他只有25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宁夏银川
(2011.
圣主亲征噶尔丹,
此渡成名黄河滩。
大清鼎盛数十载,
功绩岂止在西边。
【景点介绍】:
2006年4月28日黄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大漠黄河、塞北江南”的壮观雄奇。
现在景区内开设了六轮沙漠冲浪、沙漠越野冲浪自驾、沙地摩托、沙漠悍马自驾、黄河快艇冲浪、羊皮筏子漂流、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保龄球、沙滩龙舟、滑沙、滑草、滑槽、骑骆驼、骑马、射箭等娱乐项目,点种花棒、沙蒿、杨柴等种籽3000多亩,栽种花棒、沙柳、新疆杨、沙枣树、刺槐等树苗500余万棵,建成伊斯兰风格的民居建筑2080平方米。
【历史背景】:
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早在西夏时期就已有了,当时称为顺化渡。顺化渡是西夏国重要交通咽喉,由这里往北,直通辽国都城的“直道”,沿途在西夏境内就有13个驿站。由这里往东,可经过“园信驿路”或夏、绥驿道,直达宋都汴梁。向西30里,便是西夏国都兴庆府。由于横城之北有个地名叫黄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横城渡称为“黄沙古渡”。黄沙古渡是明清宁夏八景之一。 清代康熙皇帝于1688年亲征噶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征集船只103艘。康熙及随从陆路来宁夏,返京时则从黄沙古渡乘船走水路,共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一艘“楼船”,康熙途中作诗一首: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西北的经销商都是我一直管的客户,谈多谈少完全在我。上午见了一个客户,吃完饭我就推说要“下午自己转转市场”回了酒店,歇了会儿,出门打了个车就来到了黄沙古渡。从景点的名字就能看出,这里要展示的是“大漠长河”的景象。这样的景象,阴天逛苍凉的感觉最明显,但这天是个大晴天。实话说,在银川市区没觉得多热,但在景区里这么一转,不但四脖子汗流,还口渴不已。一个多小时下来,还真累了。算了,还是回去吧!
北京
(2020. 01. 08)
佛比佛寺久
戏无戏台长
名角荟萃
【景点介绍】:
坐落在北京市宣武区前门西河沿220号,它东与天安门广场相邻,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北面是著名的北京和平门烤鸭店,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正乙祠戏楼现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坐南朝北,戏台为三面开放式。戏台对面和两侧均为上下两层敝开的包厢,戏台前约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纳二百位观众看戏品茶。
【历史背景】:
正乙祠戏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戏楼建于佛教寺庙的原址上。戏楼具有悠久的历史,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
文化大革命后,戏楼年久失修。1995年,企业家王宇鸣出资重修了戏楼。现已正常营业,还进行京剧演出。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发文化史的活化石。
2005年8月,戏楼关闭进行修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寺庙要有香火需要有真佛,戏楼要有名气需要有名角。
【旅游趣事】:
早就听说这儿附近有个“正乙祠”戏楼,可一直没来过,今天正好走到这儿了,过去看看吧。从前门西河沿街西口进来,走不出多远就看见了这座很显眼的仿古门楼,只可惜大门紧闭。用手推推,纹丝不动。扒着门缝往里看,这门缝还真严实,什么也看不见。再往两边看看,也没看见东西院墙。这回什么也甭惦记了,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