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2025-05-05 06:41:06)
标签:

甘南州合作寺

池州杏花村焕园

商丘芒砀山夫子山郭塔

鹤壁大伾山吕祖祠与八

分类: 第八轮

甘肃甘南州  合作寺
(2021. 05. 09)


寺安半壁天下

佛佑大清江山

平静一方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景点介绍】:

甘南合作寺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东约一公里之处,亦称“黑错寺”,藏语称“格丹曲林”意为“具善法洲”,甘南合作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历史背景】:

该寺创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创建者高僧贝谢热却丹。贝谢热却丹,甘南甘加人,是尊者噶丹嘉措之亲炙弟子,入藏学法获拉然巴格西称号,受合作地方首领的支持,建合作寺。1749年,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在合作寺建立法相讲闻之规,自此政教之权亦由赛赤活佛系统掌管。第二世赛赤· 洛桑坚赞僧格(17571850),26岁前往西藏求法,广习五部大论,学有所成,地方政府赐“阐扬甘丹圣教额尔德尼班智达”封浩,返回安多后曾任青海隆务寺法台,在合作寺修建大金瓦殿、释迹牟尼殿、印经院等,生平著作有文集8函。三世赛赤·洛桑绎伯丹增僧格。组织人建大经堂、大昂欠等,50 岁圆寂。四世赛赤·洛桑伯丹僧格。69岁圆寂。五世赛赤名洛桑图登伯丹僧格。经历代赛赤活佛经营,合作寺成为甘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至解放初,合作寺香火旺盛,寺内有经堂2,佛殿10座,9层楼1座,建筑中尤以此楼闻名远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康熙年间的地图上可以看出,从北京以北往西划线,到甘肃东部折向南,一直划下去。这条线以西以北的区域都是受藏传佛教影响,面积占了几天中国的一半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时期喇嘛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了。

 

【旅游趣事】:

米拉日巴佛阁旁边有一大片建筑,一看就是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汉传佛家寺院一般是沿中轴线排列的殿宇建筑,而藏传佛教则是一神一寺、一寺一院、一院一殿的,而且院子与院子之间似乎没什么排列规律,再加上对那些神佛的名字也没什么感觉,就只能“糊涂庙、糊涂神儿”地逛了。等从正门出来,才大致判断出这应该就是合作寺 --- 这是头天在百度地图上查了半天都没查到的地方。

 

 

安徽池州  杏花村焕园
(2019. 10. 20)


忆先祖居诗酒地

让世人知杏花村

学者德行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景点介绍】:

焕园在安徽池州杏花村景区内,为清代学者郎遂故居。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历史背景】:

清代人郎遂(1654—1739,字赵客,号西樵子,一号杏花村)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少年由诸生入太学,以诗文名于时。他虽才华出众,但不乐仕途,清康熙间携儿辈读书杏花村,出于对乡土的热爱,他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春月起稿,至康熙二十四年夏授梓成书,先后历经11年。编辑《杏花村志》十二卷传世。在我国志苑中,自古有通志、府志、县志、山志,而为村立志者可谓凤毛麟角,被搜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恐怕唯有贵池《杏花村志》(见《四库全书》总目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类存目六·贵池先哲遗书》第二十五种《杏花村志十二卷》)。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读书人,把自己熟悉的地方、人物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绝对是善举。似乎比那些空泛的救国安民之行更真实、更有脚踏实地,也更有价值。

 

【旅游趣事】:

杏花村景区内景点很多,但是沿主路分布,一个一个看就是了。走到第二、三处景点,就是这处焕园。本以为就是一处皖省民居的“复制品”,就信步走了进去。正堂是结婚喜堂的样子,上面的匾额上写着“郎遂堂”三字,不由得暗自发笑 :这喜堂名字还够雅的 --- 郎遂堂,新郎遂心之地嘛!转一,走出来,看旁边的景点介绍牌,才知道敢情郎遂是个人名。想想刚才自己在屋内所想,不由得自己笑出了声。

 

 

河南商丘  芒砀山夫子山郭塔
(2021. 04. 17)


本为儒家存圣迹

何以佛塔葬身躯

心属哪门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景点介绍】:

郭塔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芒砀山,在夫子崖东60余米有三座清代佛塔,互呈三角而立,统称郭塔,两座石塔分列于前,一座砖塔在北约10米居中。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历史背景】:

据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永城县令耿晋光《重修夫子岩记》载:明朝末年,夫子庙因兵乱被毁,康熙十三年(1674年)沛人郭自高游历芒砀山,看到夫子庙受到破坏,便留下来整修夫子庙,继为主持,此塔当为郭自高及其徒弟死后的归宿,所以称之为郭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维护儒家先贤圣迹,应该判断出这哥们儿是儒门弟子;以佛塔方式下葬,又是佛家的丧葬习惯,这哥们儿到底是哪家的啊?别说什么“三教合一” --- 什么都信意味着什么都不信。史籍资料太少,搞不清楚这哥们儿怎么回事。

 

【旅游趣事】:

穿过夫子苑就开始爬山,路边三座奇形怪状的石塔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看指路牌,知道其名“郭塔”,想再找找更详细的说明介绍,没有了,应该是和历史上谋个郭姓人物有什么关系吧?心里记住了这个问题,接着往前走。

 

 

河南鹤壁  大伾山吕祖祠与八卦楼

(2016. 06. 24)

 

彷佛头长柳

恍惚身为仙

吕祖在心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景点介绍

吕祖祠在河南大伾山西侧,建整个建筑座东向西,从山腰直达山顶。主要建筑物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门额横雕“吕祖祠”。门前有水池,曰“浴鹤池”,池上跨桥曰“落虹桥”。门内塑赵公明、燃灯道人二像。院中有亭曰“云封亭”,环以莲池。南北两廊各三间,内塑六甲、六丁12神像。正面乾元殿,建于高2米之平台上。正殿3间,进深3间。两侧有厢房1间,外塑雷公、风婆及司云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依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内供吕祖像。

太极宫是大伾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八角攒尖楼阁式建筑,通高33米,3层,8面,每面宽2.5米,按八卦的方位依次排列的,每面分别嵌有乾、坎、艮、震、离、巽、坤、兑八卦符号,所以太极宫也叫“八卦楼”。

三桂白首举事---清朝十五(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

【历史背景】

吕祖祠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传说清代浚县县令刘德新笃信道教,据说有一次,他在洗脸时,水盆中映出自己的头项上长出一棵小柳树,大为惊讶,便问师爷,“这是何意?”师爷头脑灵活,便说:“恭喜老爷,八仙里吕洞宾的弟子名柳仙,头上就有棵柳树,老爷莫不是柳仙转世?”刘德新听后很高兴,自认为是柳仙转世,那当然就是吕洞宾的弟子,所以就修建了这座祠堂来供奉吕洞宾。

太极宫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句完全不靠谱的奉承,没能造就出一位“柳仙”,却造就了一栋名楼。

 

【旅游趣事】:

    进了吕祖祠,抬眼就能看到高高在上的八卦楼。在正殿中“瞻仰”了吕祖像,就从殿后的山路曲里拐弯地往上爬。大伾山不高,用不了十分钟就能爬到八卦楼下。也没人向我要票,就进了楼里。里面黑咕隆咚的,啥也看不见,因此也没往上爬。又看了看后面的万仙阁,就从侧门走了出去。这儿有座小庙,一打听才知道这儿才是“正根儿” --- 禹王祠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