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2025-02-15 07:06:00)
标签:

鞍山千山龙泉寺

北京利玛窦及外国传教

大同魁星楼

聊城临清舍利宝塔

分类: 第八轮

辽宁鞍山  千山龙泉寺

(2016. 09. 08)

 

未在关外谋民利

何于佛前求地安

当佑何方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景点介绍

该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的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故名;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故名;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

现存清朝重修碑记载,此寺始建于唐,历代均加重修。现有大小建筑二十幢左右。主体建筑坐落在山腰平台上。平台分为三层。第一层有法王殿、齐堂、客堂;第二层为观音庙和东、西配殿;第三层为大雄宝殿。这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分明。其余建筑,山门、钟楼、鼓楼、藏经阁、弥勒殿、韦驮殿、毗庐殿、西阁、后殿、僧房等,则依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地分布在主体建筑群四周。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历史背景】

龙泉寺历史悠久,相传创建于南北朝(公元五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僧众于极乐洞东北50米处悬崖下,靠陡壁筑堰造坪,修建一罗汉洞和一小佛堂,庙宇建筑初具雏形。相传龙泉寺开山祖师为唐真如法师(生卒不详)。

龙泉寺雄伟壮观的山门,上刻“敕建龙泉”四个大字。这是明神宗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四月重修“龙泉寺”的御笔亲题,这些都是历代增修千山诸庙的历史印证。进入清代以后,龙泉寺依然风光无限。康熙五十九年翻修大殿,建天王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两廊及客堂和后佛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神宗皇帝的御笔题字都能到这儿,却没有更多地关注这里。要知道,这块土地的大明纪年只到万历四十四年。

 

【旅游趣事】:

   “天外天”往前走一点,就到了一个路口,一边指着向上的方向,写着“五佛顶”,另一边指着向下的方向,写着“龙泉寺”。对照了一下手中的旅游图,往向下的那条路走去。刚才是一路向上,现在开始向下,感觉轻松了不少。但这条路是从龙泉寺的后门进入,往前走参观寺庙总觉得有些“别扭”。一路走过去,出了山门,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大路的路口,又该决策往那边走了!

 

 

北京  利玛窦及外国传教士墓地

(2016. 10. 25)

 

上帝福音 未能广布

自然科学 却见萌芽

西来使者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景点介绍

利玛窦墓在阜成门外北京市委党校宽大的绿色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小的墓园,四周被透花砖墙环绕着,南墙正中有两扇灰色铁花棂门,墓园中植几株青翠的柏树。墓为土丘形,前立螭首方座石碑一座,碑额十字架纹饰,碑身刻中西文合壁“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墓地以砖砌花墙围绕,左右两侧分别有南怀仁、汤若望二外籍传教士的墓和碑。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历史背景】

利玛窦墓在西城区车公庄大街南。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来华,为天主教耶稣会著名传教士。万历二十九年至北京,进呈自鸣钟、万国舆图等物,并与士大夫交往,以传授西方科学知识为布道手段,同时把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介绍到欧洲。死后神宗“与以陪臣礼葬阜成门外二里沟嘉兴观之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同样是宗教人员,同样是远赴万里,玄奘是为了“学”,利玛窦是为了“讲”,或许这也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之一。

 

【旅游趣事】:

    很早就知道利玛窦墓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可一直没有机会来。这天从玉渊潭出来,辨别了一下位置,就决定顺便去转一趟。一边往市委党校的方向走,一边心里嘀咕:“这地方能让我进去么?”到了门口,果不其然地被拦住了。我也没隐瞒,就直接告诉看门的想进去看看利玛窦的墓。大概看着我也不像坏人,而且一嘴本地口音,看门的让我拿出身份证,认真做了登记,就让我进去了。嘿!没想到还挺顺利啊!

 

 

山西大同  魁星楼(外观)
(2014. 03. 18)


边城初安宁,

官倡拜魁星。

硝烟未熄尽,

何以助文风。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景点介绍】:

位于大同武定街中心,西邻五龙壁,东邻玄真观,曾为大同县文庙的魁星楼,现为该地区重要标志性建筑。楼中现置有魁星文化博物馆。新复建后的魁星楼为明三暗二盔项楼阁式建筑,底层十字穿心通街,平面呈正八边形,通高33.26米。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历史背景】:

明初,代王朱珪就藩,建立藩府,将府学、县学迁至云中驿,府学、县学共奉文庙。嘉靖十二年(1533)毁于兵火,十四年重建。万历三年(1575)巡道冯子履在西北隅另建县学。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月,知县陈不伐在县文庙东南、武定街与大墙后街交汇口处兴建魁星楼,并由陈不伐撰写《建县学魁星楼碑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县虔礼宝、教谕郎克谦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要说大同的魁星楼建的还真不是时候,建魁星楼本来是督促人求学上进的,那得是太平盛世。大明到了万历年间,大同附近的边患终于消停点儿了,可仅仅几年之后,东北、西北的战火又燃了起来,最终席卷全国,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还能踏下心来念书啊!

 

【旅游趣事】:

看完五龙壁,一抬眼,街心还立着一座楼阁。楼一看就“有故事”,可绕着转了一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楼,楼门紧锁。周围也没什么行人,只有过来过去的车辆,我总不能把人家车拦下,问问这是干什么的啊!没办法,回去再查吧!

 

 

山东聊城  临清舍利宝塔(远景)
(2021. 10. 18)


已然名声猛涨

何言风水不佳

还想怎样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景点介绍】: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

两党之争遂不可解---明朝八十二(万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

【历史背景】:

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刊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1612)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明朝下来,临清的城市地位飞速提高,就这还说风水不好?还打算怎么着啊!

 

【旅游趣事】:

舍利塔距离所住的酒店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且没有公交车。吃过早饭,都没回房间,就直接出了门。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看有没有出租车。别说,走出小1里地,还真打到一辆出租车。司机一听我去舍利塔,也不打表,张嘴就报了20元。事先我是做过“功课”的,这个价钱明显高了。就跟他“砍价”,最后达成“协议” --- 如果塔开放,10元,他把我送到地方就走;如果塔不开放,15元,他等我看看外观,再他把我送到宛园门口。据说平时塔是可以登上去的,可到地方一看就傻了 --- 塔矗立在一座“孤岛”上。这几天下雨,水大,把路都淹了。没办法,只能拍几张远景照片罢了,司机还没把车调过头来呢,我都拍完了。这下只能执行“plan B”了。到宛园门口,我掏钱的时候,冲司机问了一句“这趟活儿不亏吧?”他一连声地回答“不亏!不亏!”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