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去奸,益加冰慎---明朝四十一(天顺二年至五年)

标签:
昆明官渡古镇金刚塔北京广福观邢台火神庙南京鹫峰寺北京北坞金山寺 |
分类: 第八轮 |
云南昆明
(2015. 09. 17)
北乱已定 求南疆勿生变
国事初安 望家中也无忧
福佑一方
【景点介绍】:
金刚塔又名“穿心塔”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塔身桶形,状如喇嘛塔,两头粗,中间细,下半部 金刚塔有七圈莲瓣(称金刚圈)如台阶样层层收缩。四面开眼神光门(佛龛)。塔身之上又是方形须弥式塔脖子。塔刹上十三天相轮,有铜锻伞盖,垂八铃铎,盖面立铜铸四天王。再上为石制圆光,四面有小铃铎。刹顶为宝瓶、宝珠。
【历史背景】:
该塔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是特进荣禄大夫镇守云南总兵沐琮倡导,由镇守云南太监罗桂出资建造。历时三个月,全部竣工清康熙五年(1666年)地震,塔上部毁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1982年又加修葺,并在四周建铁栏保护。1996年国务院公布该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北京
(2015. 10. 28)
览一湖清水
掌天下道家
君王喉舌
【景点介绍】:
广福观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附近的烟袋斜街内的一座道教宫观。广福观建筑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即正院,为今烟袋斜街37号院。西院是广福观的西跨院,为今烟袋斜街51号院。
【历史背景】:
广福观位于烟袋斜街37、51号,大石碑胡同6、8号。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建,明广福观。明代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清雍正年间重修,改名孚佑宫。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山门,民国后又复称广福观。观坐北朝南,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及西跨院(名白云仙院)。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河北邢台
(2018. 05. 10)
诸神分坐庙中殿
职责各掌城内民
和谐共处
【景点介绍】: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置就在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
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两侧有东西两座配殿: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西配殿为瘟神殿,供奉瘟神吕岳。在城墙北侧还建有财神殿。
【历史背景】:
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庙里凑得的神还真够全的 --- 管什么的都有,朝哪边坐的都有......在汉族人的传统观念里,神是为人服务的,这才有了主管各行各业的“职业神仙”。
【旅游趣事】:
江苏南京
(2014. 09. 09)
南歌子
历经夺门变,英宗天下得。
君王犹信太监说,千百宦官受宠、沐恩泽。
白鹭洲湖畔,明堂高塔阁。
青烟缭绕拜神佛,外虏神州再犯、怎安国。
【景点介绍】:
鹫峰寺位于白鹭洲公园花圃区内,门牌为东园街9号。寺庙是三进院落,门口立着两个石狮子,进去大殿,两边立着四大金刚。不过,这四大金刚体型着实大了些,有普通金刚造型的两个宽,看上去颇为魁梧。再往里走,院子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钟楼和鼓楼。正中的毗卢宝殿因供奉毗卢佛而得名。
【历史背景】:
鹫峰禅寺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禅寺所在的白鹭洲有着悠远的历史,东晋时为东府城所在地,南朝梁、陈时为大臣、诗人汪总的住所。唐朝开元(713-741年)年间,刺史颜真卿在附近置放生池,宋淳熙(1174-1189年)时,待制史正志将放生池移到这里,并在上面建起楼阁。
明朝天顺年间,宦官进保(又名祖定)择其地创建寺庙,英宗朱祁镇书赐其额“鹫峰寺”,以纪念唐名僧鹫峰大师。鹫峰禅寺就建在放生池的旁边,属中刹,下领迴光寺、千佛庵、大中正觉庵等。当时,有礼部尚书邹干撰写的《鹫峰寺碑记略》,葛寅亮写刻的《复修颜鲁公放生池碑》等著名碑刻,后均不存。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北京
(2021. 02. 04)
金匾高悬 瞅着像佛门寺
大门紧闭 听说有道家仙
到底姓啥
【景点介绍】:
北坞金山寺及戏楼,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原名普陀寺。寺坐北朝南,有殿三进,依次为灵官殿、正殿和娘娘殿。东跨院内有戏楼。
【历史背景】:
金山寺,明天顺五年(1461年)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村内净道圣会重修金山寺,增建娘娘殿和戏台,寺庙呈现“释道合流”现象,并成为妙峰山香道上重要的花会演出地点。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花了钱、修了庙,不管供奉哪家神仙,好歹比整天大门紧闭强吧?就说是疫情期间,这些庙宇开着门,多少给大家点儿信心吧!您想啊,这遇到麻烦,要是连“神仙”都躲着,谁还信你啊!
【旅游趣事】:
进公园门的时候,就和看门的保安打听好了怎么到金山寺。是从庙后的方向走过来,先在寺庙的左后方看到了一座戏台式样的建筑,建筑风格上与寺庙一致,可戏台上方过着块匾,上面写着“XX圣会”,心里不由得疑惑:这跟寺庙是“一式”的吗?一般戏台都在庙宇正面啊?转到寺庙前面,大门不出意料地是紧闭的。庙门正对着一个小土坡,走上去看看能不能“俯视”庙内的情景,结果也是个失望。土坡顶上有俩老头在锻炼,既然在这儿锻炼,想必住的不远。就向他询问刚才脑中的疑问。塔给我的解释是:寺庙属于佛家的,而戏台属于“会道门”。看我能理解“会道门”这个词,老头和我都乐了。又聊了几句,才告辞而去。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