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2024-10-07 06:51:03)
标签:

天水麦积山仙人崖

平凉崆峒山紫霄宫

聊城临清鳌头矶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

德州苏禄王墓

分类: 第八轮

甘肃天水  麦积山仙人崖
(2021. 05. 16)


一山一水三崖壁

三教三圣一心思

国泰民安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景点介绍】:

仙人崖距麦积山石窟15公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间,颇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东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为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五峰”和罗汉沟群峰众相参差罗列,姿态万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历史背景】:

始于南北朝,据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到明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把华严寺改名灵应寺,主要是把仙人崖的庙宇,划拨给韩开府(明韩王朱松的府第),变成了韩开府朱家私人家庙了。故一般人把仙人崖和灵应寺往往互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有山有水,本来是风景佳处,这些寺庙干嘛都建在悬崖下边呢?倒是永乐皇帝,一点儿好地方都舍不得给藩王啊!

 

【旅游趣事】:

从石窟区到仙人崖,景区内有交通车,可人家得“至少凑够5个人”才会发车,我到车前的时候,连司机都没在。鬼知道什么时候能凑够5个人,想了想,还是走出景区,上了34路公交车,准备到贾河换乘37路公交。34路倒是没等几分钟就发车了,可37路一等就是40分钟,终于在十一点左右上了车。到仙人崖路口下了车,还得走一里多地,才到景区入口。买票进门,这回手里的景区导览图可发挥了作用了 --- 其对仙人崖景区的描述比对石窟区的描述要清晰、详细。拿着图一路走,几乎没走什么冤枉路,一个小时左右就转了一圈。

 

 

甘肃平凉  崆峒山紫霄宫

(2018. 09. 13)

 

东西南北皆存神迹

唐宋元明各有仙踪

万年名山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景点介绍

紫霄宫位于中台南侧下方的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正西大殿供祀彩塑紫元君,殿旁建两层楼五间。山门面东为九间带走廊式两层木楼。南北各建大殿3楹,旁建耳厢厨房。为景区保存至今年代最为古老的古建筑群之一。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历史背景】

崆峒山紫霄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又是一例在开国不久就在山上“搞建设”的啊!这永乐天子也是,刚刚在南边武当山折腾了一大通,这儿又在西北盖上道观了。

 

【旅游趣事】:

    半个小时不到,就逛完了崆峒山东路的几个景点,对照了一下地图,看南路的景点也不多,就决定先把南路逛了。往这边走,得先下台阶。在山上旅游,不怕先上台阶,就怕先下台阶 --- 一会儿转悠完了,还得往上爬啊!所幸台阶不是很高,走下台阶就是路边的紫霄宫。宫观很“规矩”,没十分钟就转完了,出门决定再往前走一段。沿着山路走了五分钟左右,就到了南台,悬崖边的平地上还真有一个穿着中式小褂灯笼裤的人在练武,这哥们儿头上还梳了个纂。难道碰上“武林高手”了?装模作样地看了会儿,那哥们儿一个收势,停了下来,拿起茶杯来喝水。顺口我搭了一句“您是练家子?出家还是在家?”那哥们儿也客气,答道“练家子不敢,锻炼而已!在家!在家!”说着,放下水杯又开始了“走行门,迈阔步”,我反正也看不出什么,转身就往回走。

 

 

山东聊城  临清鳌头矶
(2021. 10. 17)


佛道共佑运河畅

官民同愿城池兴

人神皆祝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景点介绍】:

鳌头矶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分岔处,有一组明代的传统古建筑群,它布局严谨,玲珑幽静,院内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鳌头矶古建群主要有鳌矶坊、正门、吕祖堂、李公祠、望河楼、观音阁组成,现存主题建筑观音阁,砖砌基座高5米,9米见方,下辟门洞,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歇山卷棚顶,三、五、七架梁和抹角梁木构架,上覆筒瓦,陶质脊兽装饰,四角飞挑,木隔落地。西殿吕祖堂、南楼望河楼现存各三间。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历史背景】:

鳌头矶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占地1200平方米,现有建筑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 1938年,中共临清县工委机关报《力报》便在此创刊。

1978年,鳌头矶被列为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依原貌修葺一新。1984年又进一步彩绘修缮,并将临清市博物馆设置于此。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城里建座寺院、建座道观都不稀奇,这弄组建筑,把吕洞宾和观音菩萨搁一块儿供奉就有点稀奇了 --- 这倒是,神仙不论佛道、不论男女都不得罪啊!

 

【旅游趣事】:

从临清博物馆打车到老城区,到一个路口,有路标,向右指着“运河钞关”,向左指着“鳌头矶”,就先去了钞关。从运河钞关出来,往另一边走,没多远就到了鳌头矶。原本想着既然叫“矶”,应该是水中的一块巨石吧?等到地方一看才知道像一座小城池。城门楼是观音殿,“城里”是吕祖殿。这倒不错,不但佛道俱全,还“男女有别”。也是,就以吕洞宾那性子,跟“观音姐姐”离得近了还有个好?我是既不烧香也不磕头,简单地转悠一圈,就走了出去。再一看路边的牌子,“大众路”,诶?这不就是预定的酒店所在的那条街吗!

 

 

北京  皇城根遗址公园
(2021. 11. 25)


先祖卖命仗连仗

子孙深居圈套圈

内外有别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景点介绍】:

皇城根遗址公园,建在明清北京城的第二重城垣之“东皇城根”遗址上,西邻南北河沿大街,东依晨光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全长2.4公里,平均宽度为29米,宛如一条连接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区的绿色飘带。它以“绿色、人文”为主题,通过塑造“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复原小段城墙、展示皇城墙基、点缀雕塑小品及借景等手法体现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在繁华的闹市中营造出清新、景致、飘逸、现代的城市环境。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历史背景】:

皇城是在元大都时形成的,元时叫“萧墙”,对皇宫起拱卫作用。明清北京皇城的皇城墙,墙身为红色,顶覆黄琉璃瓦,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民间俗称“红门拦马墙”。北京皇城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础上略做了南移。清代沿袭明制,作为明清北京四重城中皇城的边界,直到民国初期仍基本保存完好。到了1927年,除南墙和千步廊东西墙外,皇城墙全部拆完。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大圈圈里面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黄圈圈。”皇城就是京剧《游龙戏凤》里正德帝口中的那个“小圈圈”。这道墙在人心理上起的作用,远高于军事防御上起的作用。汉民族是个善于“砌墙”的民族,每一道墙内外之人在身份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圈子”的物理界限。有墙就有门,在耸立起高墙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自我感觉权力增加的“看门人”。

 

【旅游趣事】:

这里过来过去地不知道多少回了,可从来没认真地逛过“皇城根”本身。这天“计划内”的几个景点,刚好都在东皇城根沿线,于是就把它当作了串起珍珠的那条线。出了地铁站,走不多远就是遗址公园的北口,从这儿开始,一路往南走就是了。走到哪颗“珍珠”那儿,过一道小马路就行。不知道地上的落叶和地面起了什么“反应”--- 走起来有点沾脚,那感觉有点像穿着拖鞋在我自己屋子里溜达的感觉。不过,这一路溜达,感觉还是不错的。

 

 

山东德州  苏禄王墓

(2012. 09. 06)

 

永乐江山武力夺,

愿将仁德四海播。

东王慕我中华盛,

不期长眠大明国。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景点介绍

苏禄国东王墓,亦称苏禄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城北,是中菲友好历史的见证,19881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禄国东王墓肃穆壮观,周围松柏常青,墓前有石雕华表、翁仲、石狮、石虎、石马、石羊排列在墓道两旁。永乐帝御碑亭在墓道南端东侧;王妃葛木宁及东王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之墓在王墓东南侧,明、清两代,不少诗人、学者来瞻仰凭吊,并留下了许多诗篇。19806月菲律宾共和国驻华大使纳西索·雷耶斯博士同使馆人员专程来德瞻仰王墓。1977年山东省政府将苏禄国东王墓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敢自谓太平”---明朝二十六(永乐十四年、十五年)

【历史背景】

古苏禄王国位于菲律宾的苏禄群岛上,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往来。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之一东王巴都葛叭哈喇为首,率家眷、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的友好使团来我国进行访问。辞归途中,东王不幸染病殒殁,明永乐帝闻讣,即派官员为东王择地厚葬,谥曰:恭定。其坟墓南侧有御碑、石人、石马、石羊、翁仲等附属文物。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典型的“危机公关” --- 坏事变好事,漂亮!

 

【旅游趣事】:

从济南回北京要过德州,灵机一动:要不然去德州转一圈吧?网上查询一番,德州市区正儿八经的古迹只有一处苏禄王墓。既然是路过,也算正好。和客户讲,要去他们的德州分公司看看,客户当然是大力支持,并且告诉我他们德州分公司的经理和我同名同姓。结果一到德州,就上演了一出“我请我吃饭”的戏码。既然是“我和我”谈业务,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一吃完饭,我就推脱要去市场上看看,赶紧告辞,打了个出租车就到了苏禄王墓门口。这儿还真清静,里外转悠一圈,马上产生了疑问:无论是墓冢还是地面建筑都是汉族式样,可旁边又矗立着一座清真寺 --- 如果苏禄王生前就是穆斯林,那么墓葬应该是回式的啊?向看门的请教,得到一个基本合理的解释:旁边村庄住的是守墓人后裔,因为周围穆斯林居民多,这些后裔为了生活方便,皈依了伊斯兰教,也才有了这座清真寺。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