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2024-08-28 06:30:08)
标签:

驻马店汝南北城门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营口盖州钟鼓楼

分类: 第八轮

河南驻马店  汝南北城门外观
(2021. 04. 13)


俯首汝河水上景

抬眼天中山顶情

千年名城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北城门为明代汝宁府城的北门,现位于汝南县城北。南北深38米,东西宽4.4米。“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明洪武元年修建东、西、南三门,洪武八年增建北门,名曰北拱。城门高7.5,砖砌拱券。北依汝水,恃为天然屏蔽。成化二十年增筑瓮门,与东西两侧垣墙构成瓮城。瓮门南北深38,东西宽4.4,内高4.1,顶砖砌拱券。城门上建重楼,驻兵把守。正德九年、隆庆三年、清顺治十八年、康熙元年、雍正七年因兵乱多次加固。1941年国民党军队强扒城墙、城门,仅留北瓮门。1986年重修北门,并在上雕刻“北拱”两个金字,显得巍峨壮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明朝初年的汝南城地位已大大降低,但毕竟是一座千年多的名城,城池修建得也是有模有样。

 

【旅游趣事】:

天中山文化园门口就是2路公交车总站,刚好乘坐这趟车到长途车站回驻马店。刚刚来的时候,刚好从北城门这儿穿过,回去的时候正打算在北门停留一下。公交车启动了,车上就我一个乘客,和司机聊聊天也不错。据司机介绍,北门外的那座桥是古桥,这才记起曾在旅游网站上看到的“宏济桥”。汝南北门在天中山文化园的正南方向,可公交车的线路是先向西拐一段再转回来。就在这一绕的路上,被堵了。就在我要下车走过去的时候,路又通了。真是好事多磨。汝南古城门是复建的,也就是看看样子,拍了几张照片,就穿过城门洞往南走去。

 

 

青海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

(2007. 08. 13)

 

本处大唐番汉间,

为镇西陲立雄关。

历经夏元两朝治,

此地遍起伊斯兰。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1376年(明洪武九年)沐英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镇守今甘青地区。当时明王朝通过屯兵、移民等一系列实边措施,居住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了适应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族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族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不久,一座占地面积达28000平方米,修有2000余平方米的大殿,两个宣礼塔、一座碑亭院及一些辅助建筑物的清真大寺,在今西宁东关大街拔地而起。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当与对手激战正酣的时候,要防止第三股势力的崛起,特别是以“软实力”的方式崛起。

 

【旅游趣事】:

从北禅寺山上下来,走了半天才打到出租车。上了车,心情也轻松了,就没让司机往酒店开,而是开到了东关清真大寺门口。一下车,看到那气派的“门面”吓了一跳 --- 这也太宏伟了。同时,心里也有点嘀咕:这儿不是古迹吗?怎么都是中东式样的建筑?为了拍下全景,只能跑到马路对面,拍完照片再回来。进了大门,还有二道门,这道门的建筑一眼能看出是“穆式”,但中国元素明显比大门要多。再进了这道门是礼拜大殿,这才是中国传统式样的建筑。看来,这是正儿八经的古迹,人家为了保护,加一道门不够,又加了一道。

 

 

辽宁营口  盖州钟鼓楼

(2016. 09. 06)

 

钟鸣昭示大明土

鼓响展现汉家威

王化在斯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景点介绍

盖州钟鼓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位于盖州市中心偏南,居于盖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钟鼓楼上,东西为钟鼓亭,中间为观音阁,阁后为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钟鼓楼周围是盖州古城的繁华区域,现尚存较多的明清民居。

“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明朝九(洪武八年、九年)

【历史背景】

盖州钟鼓楼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指挥吴玉展筑南城时所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东到西,一系列现代的景点都反映出了洪武年间对北部边防的大规模建设。

 

【旅游趣事】:

    离开了普济寺,继续沿着小胡同往东溜达,走不多远就到了钟鼓楼下。与北京的钟鼓楼相比,盖州的钟鼓楼用“精致”来形容似乎比较贴切。在南面看看,没发现有能登楼的地方。穿过门洞,来到钟鼓楼北面,左侧有一溜儿台阶,上面的门是关着的。登上台阶,轻轻一推门,嘿!居然开了!一进门,就看见从对面屋子里出来个人,问我干什么,我一边回答“看看”一边继续往上走,那人也未置可否。到了上面,不用挪窝,仅仅转转脑袋就可以看清全貌。拍了几张照片,就从原路又下了楼。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