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2024-07-24 05:47:42)
标签:

昆明西山华亭寺

泸州老窖旅游区

天津天后宫

昆明官渡古镇妙湛寺双

分类: 第八轮


 

 

四川泸州  泸州老窖旅游区

(2018. 04. 07)

 

老窖传五代

酒香飘九州

城以此名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景点介绍

泸州老窖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其交通便利,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巨资打造的旅游精品,以中国浓香型白酒发祥地和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而闻名。199612月,泸州老窖旅游区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历史背景】

据清《阅微堂杂记》载:公元1324,制曲之父郭怀玉在泸州发明了甘醇曲”,并通过了技艺的改良,制成了大曲,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

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的施进章研究了窖藏酿酒。

明万历十三年舒氏在泸州营沟头龙泉井附近建造泥窖十个(其中六个于清初合并为四个),正式成为泸州第一家生产泸州老窖大曲的作坊,取名“舒聚源”,创始人舒承宗,是泸州大曲工艺发展史上继郭怀玉、施敬章之后的第三代窖酿大曲的创始人。他继承舒氏酒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酿造工艺研究,总结了从“配糟入窖、固态发酵、酯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老窖酿酒的工艺技术,使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大成”阶段,为以后全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泸州酒业进入了空前兴旺发达的时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宋元时期,正是蒸馏技术大幅改善的时期。有史料显示,二次蒸馏法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正是有了这个技术,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白酒。

 

【旅游趣事】:

    春节前,逛北京红星二锅头博物馆,花了30元门票,获赠一瓶价值一百元左右的酒。泸州老窖景区的门票要50元,一边在景区里逛,一边还盘算着如果得到赠品怎么处理,毕竟乘飞机带酒很麻烦。谁知转完了,到游客服务中心,也没发现有赠酒的地方,倒是有一个尝酒的地方 --- 品尝68度的所谓“原浆”,看看那品尝用的酒盅,真够秀气的,连大拇指指甲盖都不能完全塞进去。那也尝尝吧!工作人员给我倒了一盅,我端过来一饮而尽,就觉得一股“火焰”从下腹处腾起,一直到嗓子眼。这会儿是十二点,本来肚子就空着呢,这一下子就觉得胸腹内火烧火燎。赶紧跑到饮水机前,拿纸杯灌下三杯水,才觉得压下去了点。

 

 

天津  天后宫

(2006. 09. 27)

 

大元都燕山,

漕粮出江南。

码头供天后,

只为求船安。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景点介绍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它位于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宫、小直沽天妃宫、西庙、娘娘宫。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历史背景】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同一位保佑航海平安的神,老百姓称为“妈祖”--- 表达的是象对待父母一样的尊敬。而皇帝封之为“天后”“天妃”,皇帝是自称“天子”的,以子封母,是什么逻辑?

 

【旅游趣事】:

天津来过很多次,但以前每次不是急着办事后赶回北京,就是旁边跟着人不方便,再不就是精力都集中在了食品街,还真没机会好好地转转。这次终于是自己来天津“跑业务”了,特意安排了三天。天津这地方离北京太近,要谈出什么业务,打死我也不信,在时间上是“宽”给老板打,“细”给自己用。头一天在海河边转悠了一下午,这天安排的是古文化街。打车到街口,一下车就瞧见了天后宫,就打算先进去转一圈。到门口,刚一抬脚就被拦住了,敢情要买门票。这个时候的我,对庵观寺院的兴致还没那么高,对自己的“要求”是原则上出差时自己不往里搭钱,因而也没往里走,只在门口往里拍了张照片,就转身往旁边的古文化街走去。

 

 

云南昆明  官渡古镇妙湛寺双塔

(2015. 09. 17)

 

双塔几兴废

一寺多变迁

佛历坎坷

“设季而无后,则泰伯之子孙遂不可以复承周祀乎?”---元朝十七(英宗、泰定帝)

景点介绍

湛寺前修建有十三层密檐方形实心砖塔两座,后来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塔刹也是新修的。原来仅有刹杆和相轮留存。现在的西塔是2001年重建的。塔高17.5米,方形台基,边长5.5米,1-12层四面有佛龛。顶部有铜制大鹏金翅鸟,以镇水患。

 

【历史背景】

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 塔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多次重修,于明成化年间竣工,原为双塔。西塔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地震被毁,尚存东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云南的佛教寺庙不少,但样式、规格都有很大区别。寺庙不同,传播的教义又区别吗?

 

【旅游趣事】:

    双塔就在古镇中心的广场上,很醒目。官场上游人不多,但有一群跳广场舞的。高亢激昂的音乐,让佛教的氛围顿失。按理说,既然是妙湛寺双塔,那后面的寺庙自然就应该是妙湛寺了。可山门上分明写着“少林寺”三个大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