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2024-07-06 06:34:15)
标签:

平凉崆峒山东台

景德镇御窑厂

昆明永宁清真寺

昆明赛典赤衣冠冢

杂谈

分类: 第八轮

甘肃平凉  崆峒山东台

(2018. 09. 13)

 

前代本有迹

新朝亦留痕

又增香火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景点介绍

法轮禅寺东面,是东台。今大部分建筑已废,正在修缮。唯关圣帝君庙保存尚好,内供奉关公与他的手下大将周仓、关平。东台是观日出、云海及平凉市夜景的好去处,这里可俯瞰弹筝湖,也可远眺西台皇城。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历史背景】

东台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建成,当时的东台“为殿为堂,轮涣晕飞,金碧灿烂”。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山还真有些“仙气” --- 哪朝哪代都在开国不久就在山上建寺盖庙啊!

 

【旅游趣事】:

顺着东台指向的路往里走,还真有点“瘆”得慌 --- 路上一个人没有,路两边的树本来就高,树尖还在雾里,往前看十几米,就是一片白茫茫的,脚下的路还精湿。好在这么一步一“出溜儿”地走了不到十分钟,就看到恍如仙境里的大门。大殿并不在大门后,而是和大门一拉溜排开,而且两座大殿还横着一座,竖着一座;一个里面供着佛祖,一个里面供着关公。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路数儿”。咱还是老原则:糊涂庙,糊涂着逛,逛完了就从原路往回返。

 

 

江西景德镇  御窑厂

(2018. 10. 23)

 

碧水肥羊在故土

白底蓝图是青花

乡情于斯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景点介绍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是元、明、清三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一九八三年被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其保护范围为5.43万平方米。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管办瓷厂。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御窑厂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历史背景】

1278,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景德镇御窑厂的萌芽。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赏、贸易的需要,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

明朝灭亡后,清朝沿袭明制,改御器厂为御窑厂,从清嘉庆二十年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一《图说》谓:“厂跨珠山,周围约三里许”来看,清御窑厂较明御器厂小了许多。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推翻帝制,御窑制度被废,御窑厂随之消逝。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景德镇瓷器成名于元青花,元青花的白地蓝花,正好是蒙元统治者故乡景象的缩微啊!

 

【旅游趣事】:

    从沙陀寺打车回市区,原本打算直接回酒店,路过御窑厂门口,看看还不到十二点,就让司机把车停在了这儿 --- 下午要坐车去婺源,还有一个中国陶瓷博物馆的计划,从酒店看,御窑厂和陶博馆是俩方向,还是先把这儿逛了吧!实话说,御窑厂里的瓷器确实不错,可自打头一天来到景德镇,净看瓷器了,有点“疲沓”了,就走马观花地这么一看。后面的遗址展厅,稍微多花了些时间,转完出来,还不到一点。门口好几趟公交车都到酒店,吃完饭回到酒店歇了会儿,才又出门奔了陶博馆

 


 

 

云南昆明  赛典赤衣冠冢

(2015. 09. 18)

 

东行中土 真主信仰不改

南下滇池 忠君之心依然

官民永记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景点介绍

中国元代穆斯林先贤的纪念冢。在云南省昆明市民航东路。系石砌长方形高冢。正、左、右三面皆有镌刻;正面系唐继尧题额、袁嘉谷楷书的《元咸阳王赡思丁墓》;右面是袁嘉谷撰稿并楷书的《重修咸阳王陵记》,左面则是袁丕钧楷书的《元史·列传·赛典赤》的节选。

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元朝九(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十六年)

【历史背景】

典赤·赡思丁(1211-1279),回族人,一名乌马儿·赛典赤,阿拉伯语贵族之意。他原为不花剌人,成吉思汗西征时,率数千骑迎降,充任宿卫。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任职期间,改革行政体制,设置郡县,把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为路、府、州、县,路设总管,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县令或县尹。共“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加强了元王朝对云南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郑和,是其六世后裔。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汉族人有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蒙古人来说,没那么多“族类”怎么办!那就觉着先征服的比后征服的可靠呗!

 

【旅游趣事】:

    旅游指南上标注着这个景点在“民航东路159号”,到地方一看,这儿是个办公机构,大院是停车场,一目了然,哪儿有什么衣冠冢啊!和院内的好几个人打听,不但没一个人知道,我还得解释半天什么叫“衣冠冢”。没办法,只能悻悻地顺着原路往回走。走出来有一里多地,看路边一所小学校前的小广场上有个什么东西被铁栅栏围着。走进一看,正是要找的这个景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