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2024-06-08 06:58:01)
标签:

黔东南镇远古城

重庆合川钓鱼城

宜宾蜀南竹海仙寓硐

分类: 第八轮

贵州黔东南  镇远古城

(2017. 04. 23)

 

两城并立山水畔

三教同入民心间

德化番汉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景点介绍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历史背景】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来这是南宋版的“三线建设”啊!地点选得不错,有山有河,正好克制蒙军的骑兵优势。不过,时间是不是晚了点啊?四川那儿都打起来了,这儿想起筑城来了!

 

【旅游趣事】:

    镇远古城刚好在从铜仁到凯里的路上,但交通并不方便 --- 似乎没有合适时间的长途车,而且镇远不在高铁线上。只得在铜仁起了个一大早,乘头班大巴到玉屏,再从玉屏坐一站火车到镇远。时间接驳得很合适,到镇远也不过十点。毕竟是县城,似乎镇远所有的公交车都从火车站始发,坐了几站公交车,就开始了徒步之旅。从地图上看,步行的距离也就来回两、三公里,但河北岸的所有景点都是在山上的。一圈转回来,已经一点多了。看来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体力上,再去欣赏舞阳河风光是没戏了,而且一路上也没有看见一个经营舞阳河游览的旅行社。还是去火车站,坐车去凯里吧!

 

 

重庆  合川钓鱼城

(2016. 05. 14)

 

苍天佑宋 孤城抗强敌 靠忠靠勇

上帝折鞭 蛮王换明君 是祸是福

兴亡一时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景点介绍

合川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城区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

20165月,“合川钓鱼城”评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历史背景】

南宋淳祐二年(1242),重庆知府余玠始筑钓鱼城。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重庆,于1259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7,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巴蜀之地本来就多山,以骑兵见长的蒙军怎么想起走这条道对南宋实施战略包抄呢?这回倒好,不但仗没打赢,连自己的大汗全赔进去了。

 

【旅游趣事】:

    逛钓鱼城的时候,天正下着雨,而且还不小。钓鱼城里还真是个“八卦城”,道路真难分出个东西南北。碰上个老外跟我打听路,解释完了就跟我“各奔东西”,随后又接二连三地碰上他,最后再见面我都说出了“nice to meet you again and again”。和另外俩同胞美女也是接二连三地碰面,不过这就不用拽英文了,到最后干脆一块儿往出口溜达吧!到景区门口分了手,谁也没料到,到下一个景点 --- 文峰古镇,又碰面了

 

 

四川宜宾  蜀南竹海仙寓硐
(2018. 04. 09)


斧锯锛凿仙寓硐

刀枪剑戟钓鱼城

谁是主流

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景点介绍】:

仙寓硐洞位于的擦耳岩,是蜀南竹海中一处比较重要的景点。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去,上行百余米即达洞口,内有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40余尊。仙寓洞实际上是一个佛教和道教共同存在的守教活动场所。仙寓洞临岩而建的的木建筑已毁损,石洞的旧貌犹存,昔日旺盛的香火,依然可辩。相之坏国如此哉!---南宋十三(理宗,宝祐、开庆、景定年间)


【历史背景】:

仙寓硐始建于南宋开庆己未年(公元1259年),全长300余米,宽、高310余米,总面积有1400平方米。起初大家认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需要水,所以就用三点水的“洞”,后来,前来游玩的文人墨客经过反复推敲验证,根据地理位置和结构构造,认为用石字旁的“硐”更为准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提到公元1259年,不单中国人,全世界人都会联想到“上帝之鞭折断在钓鱼城”,没想到就在离钓鱼城不远的地方,却在热火朝天地凿佛像。一种合理的解释:本为军事防御设施而建,还没建成呢,地方丢了,干脆把“烂尾工程”来个“美人变张飞”吧!

 

【旅游趣事】:

看来在这个“一日游”的团里,我的体力还算最好的。过了天宝寨,我就“一马当先”了。仙寓硐应该是整个景区里海拔最低的,在此之前是一路向下,而在此之后则是一路向上。回到了来时的那个岔路口,找了个茶摊,坐下来要了杯茶。一暖壶水都下去了,我们这个团的人才陆陆续续地回来。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