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金虽灭,邻国方强”---南宋十二(理宗,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年间)

标签:
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玉溪通海秀山涌金寺岳阳慈氏塔咸宁汀泗桥镇玉溪通海秀山普光寺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苏州
(2017. 11. 22)
石刻留迹,城知千年模样
口传扬名,景引万里来宾
水乡佳色
【景点介绍】:
平江路南起干将路,北至华阳桥,是平江历史街区的主要道路,其西侧的平江河是城内主干河道“三横四直”之第四直河。据清道光年间《吴门表隐》一书记载,平江路古称“十泉里”,因沿线有十口古井而得名。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平江路就已经是城东地区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和其相临的平江河也是城东地区的重要河道。【历史背景】:
绘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的《平江图》碑,真实、直观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城的格局和规模,对全面认识苏州古城的历史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照《平江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江路及其周边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平江图》的标示大体上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这一区域近800年来基本保持、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的缩影。
清乾隆十年绘制的《姑苏城图》标有“平江路”字样,这是现存古地图上首次出现平江路这一路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实话讲,苏州这地方水道纵横交错,八百年间“基本保持原貌”的原因很好理解 --- “耍不开”。或许这也算因祸得福吧!
【旅游趣事】:
住的酒店离这片街区不远,就把这儿放在了最后。早晨吃完早饭,就出了门。天是阴的,还下着毛毛细雨。身上的衣服一时还不至于湿透,但眼睛上很快就“糊”上了一层。也许当地生活真是安逸,都八点多了,街区里还一片静谧。偶有几个人在街上。买卖都还没开张,也少了喧嚣。走过几条街,刚好到了耦园门口,这儿已经开了门。买票进门,再逛一个苏州园林吧!虽然这几天逛园林逛得有点像北方人天天吃苏州菜的那种感觉。
云南玉溪
(2019. 09.
08)
战火未燃滇境内
梵音犹扬秀山间
尚享安宁
【景点介绍】:
涌金寺位于秀山上部,俗称大顶寺,是秀山位置最高的建筑,因山势如"地涌金莲"而得名。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此寺分三进,殿宇宏深,寺门雄踞于半圆形石阶之上,"涌金寺"3个贴金大字雄浑庄重。正中为秀山古柏阁,此阁全部为木结构,奇巧无比。大雄宝殿塑三世大佛,慈颜善面,体态匀称。殿前"白马"、"黄龙"、
"法海圆明"3座坊立于东、西、北三方。大院中松柏苍劲,茶花吐艳,元杉喷香。宋柏、元
杉、明玉兰被称为"秀山三绝"。涌金寺左厢是一套院,门上有一别致的小匾,上书"这里来",进门更是清静的一院,东为昙花轩,西有酌花楼,北面另为一小院,可谓院中之院。"这里来"院内有明玉兰、牡丹、芍药等名花奇草,进门就让人感到满院芬芳。"
【历史背景】:
涌金寺创建于宋朝理宗嘉熙(公元1237-1240年)间,修于元惠宗至正(公元1340-1368年),近千年均为滇中大刹,子孙丛林,明清时寺内僧人达百余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此时的通海地区地处大理国治下,而修建的庙宇、供奉的神仙都已经与中原无二。从侧面也证明了大理与宋王朝接触的频繁。
【旅游趣事】:
涌金寺不在秀山的旅游主路上,从白龙寺出来,要走上一条岔道。还好,这条岔道基本是平的,并没有太多的上上下下,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涌金寺的门口。比起刚刚逛过的白龙寺,这座寺要大不少,而且里面还有几个游人。由于时间紧,只得匆匆转了一圈,从寺庙的另一个门出去,又沿着另一条路走回到旅游主路上。
湖南岳阳
(2018. 03. 12)
佛家本行善
将军更要慈
立塔为证
【景点介绍】:
慈氏塔位于洞庭湖边西南,塔为砖石结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9米。宝塔巍然耸立,雄视洞庭湖,为"巴陵胜状"之一。这一宏伟的建筑,体现着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可惜塔为实心,不能登临眺望洞庭风光。
【历史背景】:
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孟珙在战争期间仍惦记岳州佛教事业的发展。在乾明寺众僧的鼎立支持下,他特发动、组织当地商贾、豪绅募集资金,在乾明寺内原“一字关”宝塔(即唐时“南楼”)的基础上,全部采用青砖修建了一座有39米高,八角七层楼阁式宝塔。为了表示自己抗击元军,收复河山的坚强决心,他将宝塔中心全部用砖石垒实,八方不留一点缝隙。底下用五级花岗岩奠基,表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之意。为了教化后人,在外观上则完全遵循佛教的义理。从第一层起,每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外各建一佛龛,全塔共建28个佛龛,里面各用青铜铸造一尊释伽牟尼佛像供奉其间。在宝塔顶上用黄金铸造了近两米高的圆柱,柱上顶立一金质的圆球。整个塔顶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璀璨,意谓“佛光普照”,“法轮常转”。同时,在每层八角檐上各挂了一个用紫铜打造的“法钟”,当微风吹来,铜钟自鸣,意谓“警钟唤醒梦中人”。这既为宝塔增添了美感,更显示了建塔者深沉的寓意。孟珙将军还以弥勒佛之意(弥勒,梵音为“梅怛丽耶”,中文即“慈氏”)将此塔命名为“慈氏塔”,以此亦可教化后人以“善良为本,以慈悲为怀”。与此同时,将军还在宝塔下建一小庙,“以荆襄死节之臣祀之,赐额‘闵忠庙’”。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塔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比较了一下,还是“孟珙建塔说”最靠谱 ---
【旅游趣事】:
从洞庭北路过了马路上了洞庭南路,走出小一里地,就看见了这座塔。塔正在修缮,但不耽误看。不过,也就是看看而已 --- 塔是实心的。转了一圈,往回走 --- 这条路上还有俩“计划内”呢!
云南玉溪
(2019. 09.
08)
人无远虑赖佛佑
国有近忧靠天安
祸将临头
【景点介绍】:
普光寺位于秀山中部,建筑群含置观堂、畔富祠、畔富塔、洗钵池等建筑,是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该院内完好地保存着立于元代宣光七年(公元1377年)的
“ 普光山智照兰若记 ”
碑,此碑对研究元代通海历史文化有较高的价值。
【历史背景】:
普光寺建于南宋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即大理国道隆十一年。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论是称王的,还是称帝的,似乎都走不出这样一个规律:一旦汉化得与中原政权无二了,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