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既无恢复之臣又无恢复之君---南宋十一(宁宗,开禧、嘉定年间)

标签:
信阳鸡公山活佛禅寺杭州净慈寺安康金堂寺桂林象山云峰寺与普贤南平武夷山止止庵 |
分类: 第八轮 |
河南信阳
(2021. 04. 09)
僧慕山川景
寺借活佛名
共扬佛音
【景点介绍】:
活佛禅寺位于信阳市鸡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活佛禅寺对面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是活佛寺的“山门”,因为有三个入口,所以又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东西分别是“无相门”和“无作门”象征三解脱,为什么又称“山门”呢?因为“自古名山僧占多”,“深山藏古刹”,寺庙的大门常在大山入口处,所以又叫山门。原售票处有一对联“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活佛寺虽小却有特别之处,是今日全国唯一一座供奉济公活佛的寺庙。
【历史背景】:
相传南宋僧人道济,即济公,云游到此,看到鸡公山风光旖旎,死后在此坐化。当地人为其修建了寺庙,取名活佛寺。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庵观寺院要想出名,要么自己能出高僧高道,要么就“借”一个过来。
【旅游趣事】:
就在“美龄舞厅”对面,路口牌坊上写着“活佛禅寺”几个字。穿过牌坊,山路总体是向下的。在山上旅游,不怕向上的路,就怕向下的 --- 因为很可能意味着要向上爬的更多。果不其然,走出约10分钟,就看到了寺院门前的“大台阶”。呼哧带喘地爬上去,在显得荒凉的寺庙里转悠一圈,有点失望 --- 甭说香火,连活人都没碰见。从正殿旁边的侧门出来,沿着山路往上走,等走回到刚才那个路口,一回头,诶?这个路口怎么挨着那个牌坊啊?刚才怎么会没看到呢?济公爷没必要跟我开这个玩笑吧?
浙江杭州
(2006.
破鞋破帽破袈裟,
酒肉穿肠笑哈哈。
除恶扬善济危困,
百姓心中颂僧侠。
【景点介绍】:
净慈寺,位于杭州的西湖南岸,寺之主山为南屏山。南屏山发自天目,千里蜿蜒而东,苏轼称之为“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南屏山峰峦耸秀,怪石玲珑,峻壁横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净慈禅寺。《净慈寺志》描绘该寺是“凭山为基,雷峰隐其寺,南屏拥其后,据全湖之胜”。
【历史背景】: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在雷峰塔上往山下俯视,就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座庙宇,就决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这儿了。从山上下来,过了马路,走到庙门口,才知道这是净慈寺。知道净慈寺,完全源于各种艺术形式中的济公形象。既然如此,就无需犹豫了,抬脚走进了庙门。寺院的规制很“规矩”,不同的是有一座专门的济公殿,和一口“运木古井”。站在井口,脑子里就一个劲儿显示电视剧中圆木一根接一根地从井口中出来的景象。一圈转下来,还路过了“南屏晚钟”碑的碑亭,心中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 敢情这儿还是“在论”的“西湖十景”啊!低头一盘算,这俩半天转下来,这十景至少转到有八个了。值了!值了!
陕西安康
(2019. 05. 07)
蛮夷已遭蛮夷乱
神佛当佑神佛乡
显灵几时
【景点介绍】:
金堂寺位于陕西省安康城东2公里处。现今恢复重建的金堂寺,保持原状。新修的大殿6间、厢房19间,新塑佛像19尊。该寺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常住僧人10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佛会时,游人、信人达8000余人,年接待香客、游人3万人次,为安康佛教中心。

《重续兴安府志》云:“金堂寺,宋嘉定六年(1213年)建”。清道光总兵张起鳌重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几年,是金国遭受蒙古蹂躏最厉害的几年。作为世仇与南邻,即使不出手帮忙,该做的也该是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为,看看该改善些什么,才能避免敌人的攻击。这在边境城市,忙着建庙拜佛算怎么回事呢!神佛真能帮你护佑疆土吗?
【旅游趣事】:
从奠安塔回到城里,先到汽车东站问清楚了到镇安汽车的时间 --- 网上汽车时间的信息太杂了,只得来车站确认。从地图上看,金堂寺就在汽车的东站附近,而且在路边上,就开始往这边溜达。走出一段,感觉路边上没有古建筑的迹象啊,赶紧找人打听。这才知道得仰头往上看 --- 寺庙在路边的小山坡上。小坡不高,但有点陡,又下着雨,只能小心翼翼地爬上去。爬这个坡用了三分钟,庙里逛一圈差不多俩三分钟。庙虽不大,但很规矩,看看也没什么更多可看的了,就走了出来 --- 还是奔文庙吧,前一天还留个遗憾呢!
广西桂林
(2013. 11. 06)
调笑令
石象,石象,矗立漓江之上。
香烟弥漫山间,举首仰观塔尖。
尖塔,尖塔,钟鼓齐鸣动画。
【景点介绍】:
云峰寺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区象鼻山西南麓。1979年全面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间,弧形式山墙,朱红色柱梁和窗灵,碧绿色琉璃瓦,已辟为云峰寺陈列馆,先后举办过《太平天国革命在桂林》、《桂林明清瓷器绘画》、《桂林出土文物》、《辛亥革命在桂林》、《李宗仁在桂林》等展览。
普贤塔位于象鼻山顶,是一座喇嘛式佛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的"南无普贤菩萨"像。塔身为园瓶型,远看似大象背着宝瓶,又如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故又称"宝瓶塔"、"剑柄塔"。
【历史背景】:
相传唐代这里曾建有温灵庙。宋嘉定七年(1214)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明代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清代改为寺,名“云峰寺”,后又改寺为庵,名“福利庵”。清咸丰三年(1852)太平军围攻桂林,在此设攻城指挥部。原建筑于清嘉庆三年(1798)、咸丰十(1860)和光绪十六年(1891)都曾重建或修葺过,系砖木结构的三进建筑,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但未全毁。
耸立于山顶的菩贤宝塔建于明朝,用以供奉菩贤菩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寺院的经历可够复杂的 --- 轩、祠、寺、庵都当过,还当过司令部!称得上文武不挡,佛道不论啊!
【旅游趣事】:
进了象鼻山景区大门,本来是要到水月洞的,可顺着路牌指示走,感觉越来越远。不知不觉地还登上了“象背”,也幸亏这座山不高。等从一个标着“水月洞”的门走进去,最先看到的牌子却是“云峰寺”。这座寺院有些奇怪,建筑都作为了“太平天国陈列馆”的展厅,而佛像则“贴”在了岩石壁上。看完佛像,再往前走,穿过一个岩洞,才到了“象鼻子”底下。
福建南平
(2015. 11. 23)
面九曲 古观游客少
背王峰 仙境传说多
山水清幽
【景点介绍】:
在九曲溪最后的大拐弯处 -- 一曲,绿树参天,碧草茵茵,青石磊砌之上,隐约一处庙观。那就止止庵。止止庵清净古雅,背倚大王峰水光石,侧临铁嶂峰,傍水一方。如果不是旅游开发,这里应当是一个清修的好去处。
【历史背景】:
止止庵传说是皇太姥、张湛及鱼道超、鱼道远的修炼之所。尔后又有晋代的娄师钟、唐人薛邴避此修道。宋代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接踵居此,南宋名臣李纲曾至此造访道人。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出资重建,并延请著名道士白玉蟾住持。由于环境绝佳,又有高士驻足,因此风流相继,屡有道众居此,甚至还有程斯道在此获异书,黄咸中在此遇仙等神话。后人还在观后建祠,祭祀被封为紫清真人的先辈道士白玉蟾。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