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2024-04-01 06:51:16)
标签:

黄冈东坡赤壁

黄冈遗爱湖

衢州赵掛

潮州青龙古庙

分类: 第八轮

湖北黄冈  东坡赤壁

(2019. 04. 16)

 

谪居江畔叹赤壁

发配岭表啖荔枝

豁达人生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俗称赤壁公园,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湖北省黄冈市公园路。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因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闻名。 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区。东坡赤壁也一直作为黄冈的标志,黄冈市旅游宣传的logo也才于东坡赤壁。 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但通过新一轮的扩建改造工程,这一景象会再现在游客面前。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公元1082716日晚上,苏轼和几个友人驾着小船,游览赤壁。回来之后,苏轼就写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赋》。过了三个月,他和两个友人再游赤壁,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非常优美。人们对这两篇赋给予很高的评价,所以把黄州赤壁称为东坡赤壁。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把这里当作赤壁,本是东坡先生犯的一个错误,却成了一段千古美谈。想必东坡先生自己知道自己犯了这个错误,也会“呵呵”一笑了之,这才是苏东坡人生态度的体现。

 

【旅游趣事】:

    咱外人称“黄冈赤壁”“文赤壁”“东坡赤壁”,而把“武赤壁”就简称“赤壁”,可人家当地人还是习惯就称之为“赤壁”,连这个景点都叫“赤壁公园”。下了公交车,走几步就是公园的大牌坊,这里是没人拦的,穿过一片广场,才到收门票的门。这回没地方躲了,掏钱吧!进了门,按照门票背面的图走到“文物区入口”,开始爬台阶。好在不高,爬到最高处,就开始满处“踅摸”长江,也想找找“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觉,可转悠一溜够,看到的唯一“水景”是能俯视刚刚穿过的一片水塘。公瑾要是在这里大破曹兵,那一定是和小乔做游戏呢啊! --- 这连“昆明湖水师学堂”也比不上啊!想着想着,嘴里不由得嘟囔了出来。旁边一个老爷子,像本地人,给我解释 ---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里变化很大,稍微远一点地方的房子和芦苇所在地,当年都是江面。这个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 江面如果那么宽,又怎么会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呢?东坡先生啊!看来您在黄州猪肉没少吃啊!--- 这是“食火”大得说胡话呢啊!哈哈哈!

 

 

湖北黄冈  遗爱湖

(2019. 04. 17)

 

远仕未遗廉志

同饮更爱友情

天涯相念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遗爱湖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东坡文化主题公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最美湖泊。

爱湖由东湖、西湖、菱角湖组成,由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 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幽兰芳径、江柳摇村、大洲竹影 、水韵荷香、霜叶松风、平湖归雁十二个景区组成。

公园内苏东坡纪念馆、紫竹苑、爱莲馆、 幽兰阁、傲雪轩、芸香阁、遗爱湖建设馆等七大展馆,现均已对外开放。公园内已有自行车、观光车、游船租赁服务。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遗爱湖位于黄冈市区中心,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作《遗爱亭记》而得名。《遗爱亭记》是苏东坡为颂扬即将离任黄州去湖南任太守的徐君猷而作。徐太守为官清廉、有益乡土,“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上世纪九十年代,黄州人为了彰显“遗爱”精神,弘扬东坡文化,将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合称为遗爱湖。

遗爱亭记》《遗爱亭记代巢元修》全名。元丰五年(1082,黄州知州徐君猷罢任。安国寺和尚继连以苏、徐二人经常游饮的竹间小亭请名,苏轼名之曰:“遗爱亭”。徐君猷罢任时,恰值眉山人巢谷(字元修)来黄州,于雪堂作馆,教授苏轼子苏迈、苏过。巢谷通过苏轼与徐君猷相识,徐请其为遗爱亭作记,苏轼乃代巢谷而作。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谪居发配,赶上一个好的地方官,而且还能时时关照自己,确实也是东坡先生之幸啊!

 

【旅游趣事】:

    吃过早饭就出来了,半小时不到,就到了湖边,顺着湖边开始溜达。说实在的,景色还真不错,而且不像北京公园里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儿,走几分钟才能碰上一个游人,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不由得一边走,一边给这祥和的景象“想词儿”,大概走出了一半,想出了一副对联:漫步静思遗烦恼,浅吟低唱爱怡然,心如湖水。随即把这副对联发给了一个家在本地的大学同学,可这哥们儿毫无反馈,这也并不影响我轻松的心情。接着往前走,等从湖南边转到北边,已经快十点了。天是大晴天,这时感觉有点热了,行了,走吧!

 

 

浙江衢州  赵抃祠

(2016. 11. 17)

 

秀水青山三衢美

清官廉吏四郎贤

江南包公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赵抃祠位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下街街道钟楼底街14号,是祀奉宋代名臣赵抃的祠堂,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赵抃祠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坐北朝南,有门厅、前厅、后厅,通面宽11.60米,通进深37.76米,硬山顶。祠堂为四合院布局。有正祠、正室三楹、两厢等。跨进厚实的大门,即会感到一股威严的气息。或许真的是一代廉吏的气势在,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赵抃(biàn)(10081084), 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

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1056年),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

宋神宗即位后,召为知谏院,旋即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后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1079),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赵抃一生经历,整个一“包公再世”啊!说“再世”不大准确,应该是“同世”才对。看来在北宋中期,此类文官绝不是凤毛麟角。除了为官者个人品质原因外,有没有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的原因呢?

 

【旅游趣事】:

    赵抃祠就在鼓楼旁边,很好找。原本并不知道赵抃是何许人也,好在祠堂作为展厅很详细地介绍了赵抃的生平。越看越觉得这哥们儿无论从个人经历、为官风格还是官方评价、后世评价,都和包公极其相似。得了,就当咱在这儿接受一次“廉政教育”吧!

 

 

广东潮州  青龙古庙

(2016. 03. 08)

 

青龙蜿蜒何需祀

王伉遥远怎得封

莫名其妙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青龙古庙在潮州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先前称安济圣王庙。历代迭次修葺。正厅门上题额“青龙古庙”,大门横额则题“安济圣庙”,因此庙又名安济王庙。

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北宋十八(神宗,元丰五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据宋代沈存中《彭蠡小龙》记载,青龙古庙建于北宋,安济灵王是北宋神宗赵顼封的。又相传诸葛征蛮,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守城拒贼,殁为神明。 潮州青龙古庙位于南门南堤东侧,创自明代,因常见青蛇蜿蜒出没于庙,不伤于人而来去无踪,故名为青龙古庙。

万历十七(1589)年潮州海防同知施所学重修青龙古庙镇水患,奉入王伉神像,号安济灵王,自此,王伉就成了安济圣王。另尚有一传说:北宋仁宗皇佑年间,广源州依智高僭称南天王,改元景瑞。由于广源地连潮州,故叛军依涧据险,皇帝赵祯派杨文广来平南蛮十八洞。宋军行军沿江南下时有青蛇附于舟上而征途顺利、征战皆捷而诸洞俱平,班师时杨文广奏知宋仁宗。赵祯便封潮州青蛇为“安济灵王”。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王伉,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事迹,都距离潮州青龙相距甚远啊!怎么就联系上了?再说了,守城拒贼的地方官多了,怎么就王伉得封了呢!

 

【旅游趣事】:

    在地图上看,酒店离青龙庙并不远,但得从小胡同穿过去,而且曲里拐弯的。想了想,还是走大路吧!绕了一大圈,已经看见庙了,却遇到了麻烦 --- 这条马路是干线,车多而且车速快,还没有红绿灯。在街边等了有五分钟,终于抓了个空儿过去了。到庙门前一看,嚯!香火还挺旺!一边看那些虔诚烧香的中老年妇女,一边琢磨:你们知道王伉是谁吗?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