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为女中尧舜---北宋十九(哲宗,元祐年间)

标签:
苏州昆山周庄古镇西安碑林太原清徐严香寺济宁邹城峄山白云宫杭州苏堤春晓 |
分类: 第八轮 |
江苏苏州
(2017. 11. 21)
人活岛屿上
舟行河道间
江南明珠
【景点介绍】:
周庄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州城东南,位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周庄古镇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为吴王子摇及越摇王封地。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公郎在此经农设庄,舍宅庵捐田地建称“泉福”的寺庙,百姓感谢周迪公郎的恩德,改称贞丰里为“周庄”。靖康之变,二十相公金和随宋室南渡在此定居,人烟逐渐稠密。
元至顺元年(1330年),浙江湖州沈家漾人沈祐及子沈万三迁周庄东庄地,躬耕起家,后从事贸易,使银子浜西侧南北市街中段出现草市。
明初始成集镇。成化年间,改隶松江府华亭县。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把地捐给寺庙,老百姓的获利在哪儿呢?何必这么感恩戴德?
【旅游趣事】:
苏州汽车站有直达周庄的车,而且车站出售周庄的门票。票是通票,分两种,但总避不开一个地方 --- 生命科学奥秘馆。为了图省事,我就在苏州汽车站买了周庄的票。到了周庄,车就停在码头旁边,这儿也有卖票的。周庄游览票加上游船票,比我手中含“生命科学奥秘馆”的通票还便宜。再一打听生命科学奥秘馆的位置,更让人搓火了 --- 馆在镇外,去吧,要走冤枉路;不去吧,又感觉花了冤枉钱。得了!等转完周庄看体力情况再说吧!
陕西西安
(2007. 05. 29)
新旧两党争不休,
远避朝堂碑刻收。
时代历经千年久,
文化长河不断流。
【景点介绍】:
碑林(Forest of Steles),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历史背景】:
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在城墙上咬了半天牙,终于没有下定决心在城墙上溜达一圈,毕竟这是西安五月底的天气,恐怕真溜达一圈后就什么都甭干了。从南门楼上溜达下来,穿过一条仿古的胡同,就到了碑林博物馆的大门前。大门也是仿古式样的,等买票进了门,才知道这个博物馆是就着孔庙建的。实话说,我对孔庙建筑的兴趣比对一块块石碑的兴趣要大,可毕竟门票钱花的是博物馆的,咱也得装模作样的瞧瞧上面到底刻了些什么。也搭着我眼神不济,看了没三块碑就烦了 --- 字小的根本看不清是什么,即使看清了,也不太认识那上面刻的繁体字,更何况这上面根本没有标点符号,一行字不念个七、八遍,根本就读不顺。算了,还是走马观花地看看碑的模样吧!看来假充“文化人”也挺辛苦的。
山西太原
(2014. 03. 19)
古刹群山抱,
远离都市嚣。
殿宇是新建,
宋窟何处瞧。
【景点介绍】:
严香寺位于清徐县西马峪乡都沟村·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云禅寺,形成礼拜窟与附近建禅院的石窟寺院组合。清末更名为严香寺,此后屡有增修,建玉泉阁、罗汉堂、龙王庙、观音阁等建筑。
【历史背景】:
据清源县志载,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凿出石洞。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云禅寺,形成礼拜窟与附近建禅院的石窟寺院组合。清末更名为严香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在“狐突庙”只看了个外观,就让出租车往“岩香寺”开,没走多长时间,车就停了下来。下车一看门前的大台阶,就有点“眼晕”,可也没办法 --- 都到门口了,也不能不进去啊!登上台阶,在寺门前看到庙名是“严香寺”,心里不由得犯开了嘀咕 --- 是我走错了?还是庙名写错了?甭想那么多了,进门看看再说吧!寺庙中的殿宇很明显是新建的,夸张一点说,甚至感觉油漆还没干透。但是,这座寺庙也有可看的,一是佛殿并不像很多寺庙那样由前向后依次排列,而是在院落中环形排列;二是这些佛殿中居然还有窑洞式样的。也算看了个新鲜,至于是“严香寺”还是“岩香寺”,等回去再说吧!
山东济宁
(2021. 10. 12)
只闻朝内新旧斗法
不见山上佛道争锋
一方净土
【景点介绍】:
白云宫为峄山古建筑群之冠。含八角宝亭、三清殿、泰山行宫、白衣殿、五圣堂、元帝殿、魁星阁、直符庙、五老棚、来鹤庵、三官庙、通明天宫、钟楼、鼓楼、凌云坊、宝玉坊、出凤门、入雅门等主要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台殿阁,蔚为壮观。正是“远瞻殿阁在云间”,“泛泛青云起碧烟”。
【历史背景】:
白云宫在宋代之前名为白云观,宋元祐三年(1088年)改额称五华白云宫。宫殿三重,宫后为玉皇洞。据说,洞内玉皇大帝金身座下有洞通东海,故名海眼。玉皇洞西北去百步,有玉皇顶十八联洞。其中有一洞南向,为五块巨石斗架支撑,洞谷幽邃之至,探无穷尽。洞口时有白云缭绕,山外远观,或旋复如盖,或如罗纱飘摇,故名白云洞。
清雍正十二年至十三年(1734年至1725年),邹县令王尔鉴曾先后四次登此观赏,但始终未找到白云出处,却为后人留下了“白云宫外舞白鹤”,“来去看白云,白云不知处”的美妙诗句。峄山白云变幻莫测,令人神往。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多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至北宋时的峄山,也算名山。整座山上见到的只是道家踪影,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旅游趣事】:
花了近一个小时,终于从东门里的山路登上了东宫。在东宫里转了转,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导览图。从这儿到白云宫有两条路,一条走山顶,另一条走山间。一路爬山上来,真不想接着往上爬了,就选择了山间这条路。可走出没多远,还是一路向上的感觉,图上标着的几处景观也没见到。没办法,只能一路向前了。差不多走了半个小时,终于看到有建筑了。白云宫的建筑不是沿中轴线分布,而是沿山势分布,只能东一头、西一头地逛每座殿宇。等从正门出去,眼前正好是通往西门的山路。回头又望了望山顶,怎么也没找到圣人“小鲁”的感觉,只能就这么带着点遗憾下山了。
浙江杭州
(2006. 12. 08)
豪放诗词千古传,
美景美食西湖缘。
或因不讨荆公喜,
颠沛流离少高官。
【景点介绍】:
苏堤俗称苏公堤,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横贯湖南北,将西湖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
【历史背景】:
《元史》记载,元祐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
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西湖边的旅游始自白堤的断桥,走上苏堤的已经是第三面了,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冬日的西湖畔,原本感觉和北京的深秋差不多,可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格外觉得阴冷,在熟悉的感觉里也找不到类似的了。不过也好,这样的天气里游人格外少,走在静谧的路上,虽说身上有些冷,可心里的平静却感觉很舒服。边走边琢磨,人家景点的名字叫“春晓”,我这儿刚好来了个反着的 --- “秋暮”。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