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2024-03-30 06:33:24)
标签:

徐州云龙山张山人故居

铜川耀州窑博物馆

延安清凉山万佛寺

上饶婺源江湾萧江宗祠

黄石磁湖

分类: 第八轮

江苏徐州  云龙山张山人故居与放鹤亭
(2013. 09. 13)


定西番

 

登上云龙山麓。

花草盛,水流清,鹤长鸣。

隐士山人居住,林间仙气升。

绝顶山巅高处,放鹤亭。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景点介绍】:

张山人故居位于云龙山西坡,这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砖木结构,灰砖灰墙,配以栗红色木门窗,古朴典雅。

放鹤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之颠,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历史背景】:

张山人故居是北宋时期的文人隐士张山人曾经的住所。张山人名天骥,字圣涂,北宋彭城人,自号“云龙山人”,放鹤亭为张天骥于1078所建,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北宋大文豪苏轼迁官徐州时,与张山人结为好友,为其创作著名的《放鹤亭记》,文中对张山人生平及生活起居作了生动描述。《放鹤亭记》记载:“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在云龙山这地方隐居,他吃什么啊?真要是山林深处,自耕自种、自收自享,那是真的隐居。要是指望别人三天两头往山里送东西,那不叫隐居,叫折腾人!

 

【旅游趣事】:

从云龙山北面的“大牌坊”开始登山,走了没几步,就到了一个岔路口。犹豫了一下,走上了左边这条路。云龙山真的不高,没多久就到了山顶。一座月亮门上写着“张山人故居”几个字。对于张山人是何许人也,脑子里还真是毫无概念。进了月亮门,往后走几步,“放鹤亭”与“饮鹤泉”两处看的更是莫名其妙。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不知不觉地又进了一道门。

 

 

陕西铜川  耀州窑博物馆
(2017. 10. 15)


炉火熊熊烧千载

瓷光熠熠耀万邦

土火生金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景点介绍】: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古耀州窑遗址“十里窑场”之上,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4800平方米,属社会科学类考古遗址专题博物馆。

1994523日,耀州窑博物馆主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主要陈列有《耀州窑唐宋遗址保护厅》、《耀州窑史陈列》、《馆藏明清瓷器展》等。截至2019年,藏品共计1279件。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历史背景】: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提到宋窑,必提汝、官、哥、钧、定,耀州窑虽然也很有名,而且史载都成为“贡瓷”的,怎么会没被列入“名窑系列”呢?

 

【旅游趣事】:

在王益区随便对付了一口午饭,精神头儿一下子就恢复了,也就不那么着急回耀州区了。想了想,记得耀州窑博物馆就在回耀州区的路上,就决定顺路到这儿看看。我对瓷器是没什么研究的,平常生活也没那么讲究,来这种地方参观,纯属“附庸风雅”。这一转悠才感觉出这个博物馆不错 ---  从唐到现代,一千多年的瓷器都有。这一转,差不多一个小时。等再上车回到耀州区,正好,该吃晚饭了!

 

 

陕西延安  清凉山万佛寺

(2017. 10. 12)

 

朝内行新法 愿求国家富

边城凿佛窟 更盼外患消

清凉释境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景点介绍

清凉山万佛寺石窟也称万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半山之间。共有4个洞窟,由北向南,依次编号。石窟东依山,西临延河。

1号窟,为主窟,即万佛洞石窟。现有的泥塑三世佛及二弟子像,系1985年重塑。窟四壁浮雕小千佛、释迦、弥勒、多宝等佛像和净瓶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和千手千眼观音等。2号窟,前部面阔为5米,后部宽5.7米,进深4.8米,高4.6米。窟无前壁,呈敞口状。窟正壁为三世佛及佛弟子像,下方为8尊罗汉像。窟北壁上方为骑象的普贤菩萨,南壁上方为骑狮的文殊菩萨。3号窟,面阔6.7米,高4.8米,进深9米。窟中央九级仰莲宝座上为庞大的弥勒坐像。4号窟,位于鹫峰岩下。窟平面略呈梯形,窟前部宽4米,后部宽5.9米,深5米,高3米。窟口两侧为浮雕护法天王像。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历史背景】

从题记上看,1号窟主要工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以前。但窟中又见有隋唐风格的艺术形象。因此推断,此窟可能开凿于隋唐,盛于北宋、金、元、明等各代都有续修。2号窟亦为宋代雕凿。三、四号窟应为明代开凿。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变法”变得正欢的时候,民间有建道观的,也有凿佛窟的,这些都从侧面看出了新法的失败。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王安石变法有些“国有化”的味道,这虽然在短时间能聚集财富,但却是以牺牲民间经济活力为代价的。老百姓干不干活都差不多了,可不就是修庙拜神呗!

 

【旅游趣事】:

    宝塔山和清凉山,一个在酒店东面,一个在酒店北面,但离得都不远。从宝塔山上下来,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看看时间还早,就决定把清凉山也逛了。清凉山上的革命遗迹也不少,但也同样没有享受相应的“待遇”--- 也是收费景点。在国内逛过不少“佛道双修”的庙,清凉山倒是“佛道分治”,买票进门的这部分是佛家的。万佛洞是这部分的核心,洞内正中的大佛像明显是新的,倒是四面墙上的小佛像,形态各异,也有不少缺胳膊、断脑袋的,没有太多后世雕琢加工的痕迹。从万佛洞出来,在清凉山上转了一圈。等出门,旁边的“新闻纪念馆”已经关门了,再看看另一边“太和山道观”前高高地台阶,泄气了!--- 这么高的台阶,改天再说吧!

 

 

江西上饶  婺源江湾萧江宗祠

(2018. 10. 24)

 

先祖辉煌 是宰相天子

后代杰出 有大师主席

两姓一脉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景点介绍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二00三年九月,第三次重建。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历史背景】

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南后其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一族迁到云湾,"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为江氏。结果,从萧姓改江姓的"萧江"子孙繁衍成云湾的巨族,于是乎干脆把村名改成江湾。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历经千年,仍然记得自己姓氏的来源,着实难得!可问题是,逃难的时候不改姓,这天下太平了也安顿下来了,怎么想起改姓来了呢?

 

【旅游趣事】:

    过了江湾的检票处,一拐弯就看到一座宏伟的祠堂矗立在眼前。说实在的,各地的祠堂见过不少,如此宏伟的还真是头一次见。名曰“萧江祠堂”,开始还以为是两家共用的祠堂,一看才知道是“萧源江姓”的祠堂。祠堂看着宏伟,但进深并不大,十几分钟就逛完了。对于摆放的那些牌位,咱看看也就得了,犯不上一个个地去拜 --- 那又不是我祖宗,我拜哪门子啊!

 

 

湖北黄石  磁湖

(2019. 04. 13)

 

泛舟共赏山水景

酌酒畅叙兄弟情

同在天涯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景点介绍

位于黄石市区中心,面积约10平方公里,大于著名的杭州西湖,磁湖以湖边盛产磁铁而得名。磁湖的主要景点有睡美人、鲢鱼墩、澄月岛、逸趣园、映趣园、野趣园等。磁湖景区内,山形峻峭,水域纵横,山环水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和秀美的杭州路等。湖畔有小巧玲珑的苏式园林,有镌刻中外名家手迹的碑林。磁湖景区内,山形峻峭,水域纵横,山环水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1997年,磁湖风景区经省政府批准定为省级风景区。

分执政权而互相考察---北宋十七(神宗,元丰元年至四年)

【历史背景】

据传,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北宋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其弟苏辙乘船溯江去黄州看望,因风浪所阻,苏辙遂入磁湖暂避三日。苏轼闻讯后赶来。苏氏兄弟畅游磁湖,见到“万顷湖波一点山”的鲶鱼墩,遂舟于此,吟咏唱和时人刻其诗于碑,是为留在山顶的苏公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有山有水,山不高而秀,水不阔而,确实是一个亲朋友好友间对酌、畅谈的好地方。要讲究吃和玩,还得看们东坡先生啊!

 

【旅游趣事】:

    从汽车站乘车到酒店,刚好路过人民广场,博物馆、磁湖风景区都在这附近,看看时间还早,就在人民广场下了车。穿过广场,先参观了博物馆,出来还不到十一点,就决定沿着磁湖中间这条“杭州东路”先溜达着。在地图上,这一片区域都是绿色的,但景色还是有区别的。前半段没什么,等在教堂前过了一座石桥,才算真正进了风景区 --- 团城山公园。说实在的,景色并不稀奇,只是有山有水,走在山脚水边的路上很舒服而已。唯一遗憾的是赶上了周六,游人有点多,特别是团城山公园正门内的草坪上,横躺竖卧地都是人。看着这些“野餐”的人们,拍拍自己的肚子,哎!咱也去解决这个问题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