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家月明
汉家月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97
  • 关注人气: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2024-03-27 06:51:56)
标签:

安阳韩魏公祠

南宁金狮巷及苏缄殉难

晋城玉皇庙

徐州快哉亭公园

济南府学文庙

分类: 第八轮


 

 

广西南宁  金狮巷及苏缄殉难处

(2017. 03. 10)

 

兵微难敌交趾寇

义重能振大宋心

南疆英魂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南宁金狮巷,位于南宁市兴宁路西二里,东西走向,从当阳街一直通到民生路,民居群分南北两列,是南宁市区唯一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

南宁金狮巷里有一段北宋古城墙,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原为北宋时邕州署衙门所在地,被誉为“邕州守护神”的北宋邕州知州苏缄在此英勇献身。2002年,该遗址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对广西发动大规模进攻,连续攻破钦州、廉州。苏缄接到敌军将至的消息,便集合州兵、下属和百姓中能战斗者部署战斗,并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十二月,八万交趾军围困邕州城,苏缄昼夜指挥战斗。42天后,熙宁九年(1076)正月二十一,邕城陷落。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入城交趾军展开巷战,各人身负重伤,唐子正阵亡。苏缄大喊:“吾义不死贼手!”遂返回州治,纵火自焚。苏缄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孙子广渊、直温等,其家37人于斯役殉国。交趾军残忍屠城,杀军民五万八千余人,焚城而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苏缄殉国”相对应的是越南的“李常杰寇宋”,也进一步知道了1974年西沙海战中被重创的“李常杰号”是何以得名。要说这越南也真是的,你搞不清楚你和你北边这个政权的差距有多大么?没事瞎招,给北邻招急了你又打不过!

 

【旅游趣事】:

    原本这儿不在旅游计划之列,但金狮巷是打算要看一看的,据说金狮巷能体现老南宁的风貌。离开了新会书院,就开始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找到了金狮巷口。走进巷口,越往前走越失望 --- 房子倒是老房子,但既然有“认定牌”,您好歹归置归置啊!怎么弄得跟“待拆迁平房区”似的。巷子并不长,五分钟就快走到头了。抬头看前面是一个街边市场,就在将将走进市场的时候,一歪头看见了这处残城墙和前面的“认定牌”。虽然是一处历史遗迹,但可看的内容并不多。继续往前走穿过了市场,终于到了自己认识的路上。

 

 

山西晋城  玉皇庙

(2000. 04)

 

朝内重文臣,

民间敬鬼神。

野留寺庙迹,

何见变法痕。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玉皇庙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等,其中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余为元明清建筑。成汤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玉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各殿内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

北宋熙宁九年(1076)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金泰和七年(1207)庙宇多数坍塌,当地民众曾集资修复,金贞佑年间(1214—1216)部分毁于兵火。

至元元年(1335)又重建,明清两代屡次修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庙的时候,正是王安石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倘若新法真得让老百姓受益了,那老百姓至于在这个时候建庙供神么!

 

【旅游趣事】:

    晋城玉皇庙还是有点名气的,我们三人一商量,决定顺路看看。车开进村子里,路中间立着一座简陋的寺庙,感觉不像传说中的玉皇庙。下车向庙旁一个老头打听得知,这是财神庙,玉皇庙在后面。从这儿过去,得买票,他就是收票的。看看这庙的位置,在路中间,不掏钱还真没辙。逛完了玉皇庙,我们三人在车上越想越气 --- 钱不多,可这收钱的手法太让人气愤了。到底是财神爷,发财是容易啊!在路中间设卡收钱,改劫道的了!

 

 

江苏徐州  快哉亭公园

(2013. 09. 11)

 

桃源忆故人

 

少成科举人犹嫩,名盛汴梁城震。

为政难合新论,辞去京官愤。

几经辗转徐州任,友众多称才俊。

快哉此风幸甚,豪气无须问。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哉亭,是徐州市的一处历史建筑,位于徐州市解放路快哉亭公园内。重建的快哉亭坐南朝北,是快哉亭公园内东南角高出地面五米的一座独立院落。沿着二十多级台阶攀登 进入枣红色的大门, 跨入快哉亭幽静的小院,亭楼主体建筑坐落正中,古式敞廊环绕相连,显得层次分明。院内的配房、花坛、太湖石河各色花木, 交错别致。院门外台阶下的石板路、小桥,直通对面仿古建筑逍遥堂。小桥东西大面积的荷花池中,凉亭、水榭、曲桥相通。春夏之际,荷花妖娆,清香四溢,占地七十多亩的快哉亭公园,已成为闹市区中安静优美的景点。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哉亭取名苏轼的《快哉此风赋》。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约宾朋来此避暑。一天,苏轼登城步入新改建的亭内,李邦直请他命名。苏轼挥毫作赋:“贤者之乐,快哉此风。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如夫鹢退宋都之上,云飞泗水之湄,寥寥南郊,怒号千万,飒飒东海,鼓舞与四维。因此隅晋人一映之小,笑玉川两腋之卑。野马相欢,搏羽毛于汗漫, 应龙所行,作麟角以参差。”。从此把阳春亭易名为快哉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从苏轼的诗词中透露出其豪放的性格,作为他的朋友会喜欢。但是,作为他的上司,尤其是官场中的上司,谁敢用这样的人啊!也许苏轼把自己一辈子东贬西发的经历当成游山玩水,而那些传颂千古的诗词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写照。

 

【旅游趣事】:

    在徐州的酒店就在快哉亭公园对面,办完入住手续,看时间还不到11点,就拎着照相机过了马路。转悠了半天,就是看着公园的墙找不着门 --- 市场几乎把公园门封住了。要进公园门,得穿过市场。进了公园,感觉一下子从喧嚣的世界进入了宁静的空间,看着亭台楼阁、绿树碧草,似乎空气也变得新鲜。公园不大,从门口就可以一眼看见四面的围墙。转悠了二十分钟,从另一个门出去,还得穿过市场,才能回到大街上。

 

 

山东济南  府学文庙

(2012. 03. 15)

 

变法本欲求国安,

新旧相争数十年。

荆温皆称儒弟子,

世人怎评谁为贤。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景点介绍

济南府学文庙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48号,北临大明湖,临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门、中规中矩亭、棂星门、大小泮池、屏门、戟门(俗称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南门内侧的两个分列东西的“中规中矩亭”,造型一方圆,寓意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告诫儒家学子做学问要有种严谨的态度。但整个济南府学文庙却不像其他地方的文庙那样,呈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呈曲线状,这在文庙中比较少见,可能和当时初建文庙时的地理环境有关。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历史背景】

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到了清代,也多次对文庙进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1992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修复后的文庙,将恢复祭孔的功能,并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神宗时期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王安石变法,要说这荆公(王安石)与温公(司马光)都号称是儒门弟子,怎么制定的政策差别就如此之大呢?咱别用对与错来衡量这俩人,也别用对与错来评价这件事。

 

【旅游趣事】:

上一次管山东业务是在2007年,当时印象里济南没有“府学文庙”这个景点,也不知道“芙蓉街”是个什么所在。管了一年业务,济南城内的景点逛得差不多了。时隔五年,再次管山东业务,每次来出差之前,都要在网上好好搜寻一番 --- 济南的客户不好对付,可我也没心思对付他,只把要说的说给他,至于听不听、办不办就全瞧他了。这样,我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继续在济南城里瞎溜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芙蓉街成了“网红”,地图上离此不远还有“府学文庙”,就决定来此看看。芙蓉街上的店铺以卖吃的的为主,对这些我的兴趣是很大的,可刚吃完早饭,心有余而胃不足,因而一路就溜达了过去。走到北口,就是“府学文庙”的宏伟大门,与芙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这里就如同另一个世界,进门之后更是看不到别人。所有建筑虽然都是中国传统式样,但一看就能看出来是新建的。对于这些“喜迁新居”神佛圣人,着实心里难有什么崇敬感,简单转了一圈就走了出来。继续沿着小胡同往北走,没想到这一带倒很有“老城”的味道,这也算不虚此行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