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北宋十六(神宗,熙宁七年至十年)

标签:
安阳韩魏公祠南宁金狮巷及苏缄殉难晋城玉皇庙徐州快哉亭公园济南府学文庙 |
分类: 第八轮 |
广西南宁
(2017. 03. 10)
兵微难敌交趾寇
义重能振大宋心
南疆英魂
【景点介绍】:
南宁金狮巷,位于南宁市兴宁路西二里,东西走向,从当阳街一直通到民生路,民居群分南北两列,是南宁市区唯一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
南宁金狮巷里有一段北宋古城墙,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原为北宋时邕州署衙门所在地,被誉为“邕州守护神”的北宋邕州知州苏缄在此英勇献身。2002年,该遗址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对广西发动大规模进攻,连续攻破钦州、廉州。苏缄接到敌军将至的消息,便集合州兵、下属和百姓中能战斗者部署战斗,并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说。十二月,八万交趾军围困邕州城,苏缄昼夜指挥战斗。42天后,熙宁九年(1076)正月二十一,邕城陷落。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入城交趾军展开巷战,各人身负重伤,唐子正阵亡。苏缄大喊:“吾义不死贼手!”遂返回州治,纵火自焚。苏缄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孙子广渊、直温等,其家37人于斯役殉国。交趾军残忍屠城,杀军民五万八千余人,焚城而去。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山西晋城
(2000. 04)
朝内重文臣,
民间敬鬼神。
野留寺庙迹,
何见变法痕。
【景点介绍】:
玉皇庙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等,其中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余为元明清建筑。成汤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玉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各殿内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

【历史背景】:
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金泰和七年(1207年)庙宇多数坍塌,当地民众曾集资修复,金贞佑年间(1214—1216年)部分毁于兵火。
元至元元年(1335年)又重建,明清两代屡次修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庙的时候,正是王安石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倘若新法真得让老百姓受益了,那老百姓至于在这个时候建庙供神么!
【旅游趣事】:
江苏徐州
(2013. 09. 11)
桃源忆故人
少成科举人犹嫩,名盛汴梁城震。
为政难合新论,辞去京官愤。
几经辗转徐州任,友众多称才俊。
快哉此风幸甚,豪气无须问。
【景点介绍】:
快哉亭,是徐州市的一处历史建筑,位于徐州市解放路快哉亭公园内。重建的快哉亭坐南朝北,是快哉亭公园内东南角高出地面五米的一座独立院落。沿着二十多级台阶攀登 进入枣红色的大门, 跨入快哉亭幽静的小院,亭楼主体建筑坐落正中,古式敞廊环绕相连,显得层次分明。院内的配房、花坛、太湖石河各色花木, 交错别致。院门外台阶下的石板路、小桥,直通对面仿古建筑逍遥堂。小桥东西大面积的荷花池中,凉亭、水榭、曲桥相通。春夏之际,荷花妖娆,清香四溢,占地七十多亩的快哉亭公园,已成为闹市区中安静优美的景点。
【历史背景】:
快哉亭取名苏轼的《快哉此风赋》。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约宾朋来此避暑。一天,苏轼登城步入新改建的亭内,李邦直请他命名。苏轼挥毫作赋:“贤者之乐,快哉此风。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如夫鹢退宋都之上,云飞泗水之湄,寥寥南郊,怒号千万,飒飒东海,鼓舞与四维。因此隅晋人一映之小,笑玉川两腋之卑。野马相欢,搏羽毛于汗漫, 应龙所行,作麟角以参差。”。从此把阳春亭易名为快哉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山东济南
(2012. 03. 15)
变法本欲求国安,
新旧相争数十年。
荆温皆称儒弟子,
世人怎评谁为贤。
【景点介绍】:
济南府学文庙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48号,北临大明湖,临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门、中规中矩亭、棂星门、大小泮池、屏门、戟门(俗称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南门内侧的两个分列东西的“中规中矩亭”,造型一方圆,寓意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告诫儒家学子做学问要有种严谨的态度。但整个济南府学文庙却不像其他地方的文庙那样,呈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呈曲线状,这在文庙中比较少见,可能和当时初建文庙时的地理环境有关。
【历史背景】:
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到了清代,也多次对文庙进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1992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修复后的文庙,将恢复祭孔的功能,并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上一次管山东业务是在2007年,当时印象里济南没有“府学文庙”这个景点,也不知道“芙蓉街”是个什么所在。管了一年业务,济南城内的景点逛得差不多了。时隔五年,再次管山东业务,每次来出差之前,都要在网上好好搜寻一番 --- 济南的客户不好对付,可我也没心思对付他,只把要说的说给他,至于听不听、办不办就全瞧他了。这样,我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继续在济南城里瞎溜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芙蓉街成了“网红”,地图上离此不远还有“府学文庙”,就决定来此看看。芙蓉街上的店铺以卖吃的的为主,对这些我的兴趣是很大的,可刚吃完早饭,心有余而胃不足,因而一路就溜达了过去。走到北口,就是“府学文庙”的宏伟大门,与芙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这里就如同另一个世界,进门之后更是看不到别人。所有建筑虽然都是中国传统式样,但一看就能看出来是新建的。对于这些“喜迁新居”神佛圣人,着实心里难有什么崇敬感,简单转了一圈就走了出来。继续沿着小胡同往北走,没想到这一带倒很有“老城”的味道,这也算不虚此行吧!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