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2024-03-11 05:53:46)
标签:

定西陇西威远楼

苏州文庙

石家庄赵县陀罗尼经幢

银川甘露寺

分类: 第八轮

甘肃定西  陇西威远楼外观
(2021. 05. 13)


城峻威震蛮夷胆

楼高远望国土疆

防范在先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景点介绍】: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威远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59平方米。为砖基三层木楼,分基座与楼体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为梯形,高11米,长27米,宽17米,中间辟东西向券拱门,西设阶楼台级直通基顶。有木楼三层,高15米,歇山顶。一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周围有回廊,东西各辟四窗,对开一门;第二层面阔五间,四面皆窗,出平座栏杆,楼内有梯可上。第三层楼面阔五间,四面皆窗,平身科、柱头科五踩斗栱,重栱双下昂,卷杀弧线,里转出双杪,无昂并计心,角科如意斗,栱眼板绘陇西八景。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历史背景】:

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韩琦筹划边防时,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元中统二年(1261年)移置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旧址重建,清代维修。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要说这座楼可真修建“值”了 --- 从其后十几年开始的二百多年间,这片地方一直没躲开边境的命运。

 

【旅游趣事】:

陇西县城的道路是斜着的,从李家龙宫往汽车站溜达,我的感觉是一路往西,而按当地的路牌,则是一路向南。实际上是从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走。威远楼就在路边,为这座楼周边还配了个广场。别的地方这种景点,总是楼正面对着广场,而这里的感觉是楼的后面“背着”一个广场。楼不开放,只能在下面转圈看。转到背面,穿过广场,马路对面还有一座“古襄武邑”的牌坊,这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江苏苏州  文庙

(2017. 11. 22)

 

文官崇文文庙建

儒者重儒儒门兴

百年国策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景点介绍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历史背景】

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这范文正公行啊!--- 当知州能推行文化建设,戍边能带兵打仗,这才真正是儒家“有为”思想培养出的人才啊!

 

【旅游趣事】:

    看看照相机的容量,还可以拍十几张照片,只能在怡园和文庙做“二选一”了。这几天在苏锡常几市逛的江南园林太多了,逛这些园林就像吃带着甜味的苏州菜 --- 开始吃觉得很好吃,可天天吃就觉得有些腻。换换口味吧,冒雨逛文庙也足以显我的诚心了。全国各地文庙逛过不少,苏州虽是文化繁盛之乡,但文庙的规制毕竟比不上北京。唯一有点特别的是文庙的侧路有个“清风堂”,清风堂内供着陆绩 --- 这不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口中的“怀橘陆郎”么?真拿偷橘子当“孝行”给供起来了吗?

 

 

河北石家庄  赵县陀罗尼经幢

(1999. 04)

 

西陲战正酣,

宋辽已相安。

边城立经幢,

或解君王烦。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景点介绍

陀罗尼经幢位于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后寺废而经幢仍存。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故称“陀罗尼经幢”。这座经幢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所以当地俗称“石塔”。赵县古称赵州,其标准称谓应为“赵州陀罗尼经幢”。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历史背景】

该经幢建造于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由礼宾副使、赵州知州王德成督办,赵州人何兴、李玉等人建造。高16.44米,是全国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石经幢,其造型高峻挺拔又秀丽多姿,极具艺术韵味。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此年正是西夏元昊立国称帝的一年,北边消停了,可西边却乱了。好歹赵州不再是紧张的前线了,这儿也能建塔敬佛了。

 

【旅游趣事】:

    从小石桥坐车往柏林寺走,路过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立着一座并不高的“塔”,赶紧让出租车停了下来。穿过马路,到近前一看介绍,才知道这不是塔,这种东西叫“经幢”。围着经幢转了一圈,拍了两张照片,赶紧又跑回车租车,继续往前走。

 

 

宁夏银川  甘露寺

(2013. 05. 22)

 

异族起兵犯江山,

黥面将军镇西边。

为酬神人指明路,

马鞍山上扩尼庵。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景点介绍

  甘露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乡临河村马鞍山,西面黄河,东邻陕西,北接内蒙,三面环山。寺坐北朝南,建于土丘山上,居高临下,眼界极为开阔。全寺占地近三十亩,是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

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北宋九(仁宗,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年间)

【历史背景】

  宋仁宗年间,异军犯境,大将狄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为延州指挥使)奉命西征,驻军于临河,与异军对峙,隔河相望。两军对阵,互有胜负。当时,宋军粮草由内地运来,因路途遥远,供给不极时,若战事旷日持久,势必难支。狄青意在速快,苦无良策,由是烦闷。一日悃眠,梦中见一神人曰:汝与异军对敌,只可智取不可力抵,否则难以取胜。青于梦中惊醒,沉思良久,忽然省悟。次日狄青令将马鞍收集起来,依山势堆放,上覆草席。又令将马粪集中,于同一时间倾入黄河,顿时河面飘满马粪,厚达尺余,对岸及下游异军见了相谓曰:天朝兵多,光马鞍堆满了一架山,河里飘的马粪有一尺多厚,看来我们难以取胜了。一时异军军心浮动。狄青又派懂突厥、蒙古等语的兵士潜入敌营散布流言。异军首将闻之,犹豫不决,有意退兵。狄青又出兵讨战,双方阵前理论,狄青向异军晓以大义,喻以爱民之理,双方罢兵言和。狄青因神人指点获得胜利,为酬报神人点化之恩,即在驻这之处择原尼姑庵扩建寺宇,取名甘露马鞍山亦因宋兵当年堆入马鞍而得名。至今山内犹有插旗石、马蹄沟等遗迹留存。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借神人鼓舞军心,狄青至少还在南方的昆仑关用了一次。有如此心机的人,在北宋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怎么没能做到出将入相呢?从逻辑上分析,很可能是把狄青在昆仑关的这段经历“移植”到了宁夏 --- 当时的银川城郊是“夏统区”啊!

 

【旅游趣事】:

有点意思,吃早饭时居然在酒店餐厅碰到了上一家公司的同事,他们在这里开营销会议。几年没见面了,见面聊了两三句,她就问我银川这地方有什么好玩的。给她推荐了几个景点,因为他们要开会,我就回了房间。别光给别人介绍哪儿玩啊,这问题咱自己也得琢磨琢磨啊!银川来了这么多次,景点都转得差不多了,更何况中午还得赶飞机去西安。上网搜寻一番,选定了“兵沟汉墓”,这个景点最理想的是和机场在同一方向上。收拾好东西,退房出门,打了个出租车就奔了目的地。一到地方傻眼了 --- 不开门,这时脑子里闪现了一个场景:每次来银川出机场不远,就能在高速上见到一块指向“甘露寺”的赭石色路标牌,于是就让司机往这个方向开。地方不难找,虽然是山路,但山并不高,很快就到了庙门前。这里正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新建的殿宇已经成型,老的殿宇也没拆,双天王殿、双大雄宝殿......恍惚间觉得自己逛了俩庙。实话说,新的殿宇已经拉出了“金碧辉煌”的架势,怎么看怎么就是逛公园的感觉,倒是那些显得低矮穷酸的老殿宇,让人多少还有一些心定神宁的感觉。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360个人图书馆”同名账号(汉家月明)“相册”目录下相应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