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2023-12-25 07:11:59)
标签:

九江浔阳楼

柳州文庙

景德镇浮梁古县衙

九江庐山花径

分类: 第八轮

江西九江  浔阳楼

(2011. 11. 18)

 

甘草子


沦落。

僭越遭诬,司马江州祸。

送客在江边,闻有琴声过。

舟上女郎琵琶握,乐如玉、又如轻啜。

身返高楼心落寞,慨叹长诗作。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景点介绍

浔阳楼,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1989年春,九江市政府在浔阳江畔重新修建浔阳楼。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31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历史背景】

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楼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浔阳楼还同白居易有些瓜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于古江州(815年),就在这浔阳江边,偶碰一弹琵琶的中年妇女,感事伤怀,同悲天涯沦落,于是援笔写下了《琵琶行》的杰出长诗,留下了千古绝唱……就是这位“江州司马”,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浔阳江边不远处的庐山……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贬职官员和一个卖唱女能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么? 这如同一个领导降职成了一般公务员,另一个是小买卖破产。 文人那!真会拿自己受的委屈说事。抱怨多了,居然还千古传唱了。

 

【旅游趣事】:

    九江旅游计划中的三个景点都在江边那条街上,这带来了不少方便。特别是午饭前还“抢”出了浪井,得以午饭后还能眯一小会儿。下午两点钟左右,精神头养足了,开始沿着江边溜达。第一站就是浔阳楼,楼上白居易的痕迹不多,水泊梁山的痕迹不少。“劫法场”绝对是施耐庵在编故事,怎么可能山东的一伙强盗,跨越半个中国,跑江西来闹事。

 

 

广西柳州  文庙

(2017. 03. 08)

 

文人掌州仁义盛

学士临民教化兴

本分建功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景点介绍

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 、崇圣祠 、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 、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 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历史背景】

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八月,即着重修文庙,十月完工。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 、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 、文化飞速进步。1289年(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 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存于柳侯祠内。1373年(明代洪武六年) 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建文庙、兴儒学,用现代话说叫“向老百姓灌输主流价值观”,作为一个文人出身的官员,这样的工作既是本分,也是擅长。多做些这样的工作,比做那些毫无根基的“革新”要有益得多。

 

【旅游趣事】:

    在往文庙走的路上,就听到鼓乐喧天的声音从文庙方向传过来。进门一看,嘿!这儿还真热闹!一拨儿又一拨儿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中老年妇女,你方唱罢我登场地在大成殿前的广场上表演,旁边的音箱震得似乎大地在颤抖。一想,明白了,今天是“三八”。不由得一边走一边琢磨:孔子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您这儿庆妇女节的活动好歹换个地方啊!这不是示威嘛!不管她们了,她们跳她们的,我逛我的吧!

 

 

江西景德镇  浮梁古县衙

(2018. 10. 23)

 

地有茶瓷利

城赖工商兴

上县千年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景点介绍

浮梁古县衙景区位于瓷都景德镇的北部,景区距离景德镇市区8千米,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中心地区,其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最具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红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为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以贴地瓷砖建设的历史文化长廊,长312米,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综述了浮梁的概况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千年瓷坛: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展示“瓷都之源”的缩影,是古代浮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象征。景区内有古装照相、乘轿游、县官升堂审案、武士巡游、开城门等项目,同时每年有“祭坛”、“情驻千喜良缘”等活动。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历史背景】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为上邑(即五品官衔)。唐朝元和 十一年(公元816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现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出茶产瓷,以工商业作为经济支柱,这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确实少见。成为朝廷的“钱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难怪连县官的级别比别处都高。

 

【旅游趣事】:

    古县衙景区不在市区,但有39路公交车可以到达,起了个大早,就奔了车站。七点半到了车站,这个车站是七八趟公交车的共用站。眼看着其它车一趟一趟地进站,又一趟一趟地出站,可就是没有39路。一直等到八点十分,才见到这趟期盼已久的车。上了车,一路“嘎悠”,快九点了才到景区。买票进门,先逛的“红塔”,然后才进了“县衙”。要说这五品县令的县衙和七品县令的县衙还真不一样 --- 透着县内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细”,很多机构都是以前逛过的县衙里没有的,甚至州衙、府衙里都没有。一个钟头,才算逛完,一边往外走,一边还在琢磨:这回这39路得让我等多久呢!

 

 

江西九江  庐山花径

(2011. 11. 15)

 

阮郎归

 

贬谪南下赴江州,庐山花径幽。

草堂遗爱毋须愁,兴邀友众游。

春色暮,寺花稠,鸟鸣伴水流。

身居仙境远权谋,心宽无处忧。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景点介绍

花径,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公里处,这里海拔高1035M,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唐朝三十七(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

【历史背景】

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遭到贬谪,都能找这么好一个地方,有这样的地方,谁把我发了算了。再说了,白居易遭贬就是因为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这哥们儿怎么不长记性啊?还写花的诗!

 

【旅游趣事】:

    上午到达庐山,中午在牯岭镇吃了饭,都没回酒店,就向“西线”开拔了。庐山景区内的旅游巴士搞得不错,每个景点都有站。先从牯岭镇到花径站,但进了路右边的锦绣谷。差不多三个小时转回来,才又到花径。进来一看,就像一个大花园。所谓“白居易草庐”弄得也有点像大盆景。倒是旁边的如琴湖,有真山真水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