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2023-09-13 06:18:54)
标签:

西双版纳傣族园曼春满

济南千佛山

武威南门城楼

分类: 第八轮

云南西双版纳  傣族园曼春满佛寺
(2019. 09. 03)


政权争斗北为上

佛教弘扬南有途

释乡伊始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春满佛寺坐落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傣族园内,曼春满佛寺在东南亚享有盛名,每年的重大佛事活动期间,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西双版纳等地的僧侣和信教群众都要云集曼春满佛寺举行朝拜和诵经活动。因此,这里的香火旺盛,这里的佛寺、佛塔、飘渺的香火和小和尚的诵经声,增添了幽静和神秘。屹立于中央的大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占地490平方米,大殿长23.5米,宽21米,呈长方形。屋脊端有吉祥鸟卧立,中间是若干陶饰品,室内佛殿高大宽阔,44棵直径分别为0.4米和0.6米的圆形水泥柱分排在殿宇两旁。圆柱高的12米,矮的也有四五米,所有圆柱都以红色为基色,用金粉绘制图案作饰品,显得金碧辉煌。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春满佛寺始建于公元583,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佛寺之一,传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但原先的佛寺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人们看到的佛寺是70年代末修建的。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此时的傣乡可能和中原王朝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没有关系”,佛教东传的另一条路才开出了不同的花,结出了不同的果。

 

【旅游趣事】:

买票进门的时候,要了一张导游图,对于这种古城、古村类的旅游景点,还是“按图索骥”的方式简单一点。进门后,穿过“曼将寨”就是“曼春满寨”,因为是佛教民族的缘故,每个寨子里最宏伟、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佛寺。曼春满佛寺比刚刚进去过的曼降佛寺宏伟一些,但同样没有游人,只有一个和尚在院中扫地。为了不找麻烦,进佛殿时还是老老实实地脱了鞋,但进殿后并没老老实实---还是举起了手机拍照片。傣族佛寺的佛像是坐西面东,这个时候是早晨九点多,不用闪光灯也能清晰地拍下大殿中的情形。不像汉族佛寺,傣家佛寺只有一座大殿,逛完了也就完了。出门,穿上鞋接着往里溜达。

 

 

山东济南  千佛山

(2007. 03. 06)

 

上古圣君躬耕田,

门神在此把马拴。

山名虽有千佛字,

却是三教汇一山。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市中心2.5公里,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原称历山,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兴国禅寺"。千佛山遂成为香火胜地。自元代始,每年"九九"重阳节举办庙会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其中千佛崖上,有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虽然叫“千佛山”,可山上儒、佛、道痕迹俱全,这就如同一块经营宝地,你看上了,别人也看上了。

 

【旅游趣事】:

    济南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趵突泉、大明湖和千佛山了,两个“水景点”自己旅游的时候已经游过了。这回管山东业务了,千佛山自然就名正言顺地放在了首位。三月初的天气还有些冷,于是上午安排给了客户,下午留给了自己。山东这个客户基本是公事公办的,这也好,在饭桌上节省了不少时间,更何况这是头次见面,吃完午饭还能回到酒店歇会儿。两点钟,有些迷迷糊糊地走出酒店,打车到了千佛山前。山不小,可游起来也简单 --- 沿着主路走就是了。一路走到山顶的舜帝祠,碰到个相面的硬拉着我给我叨唠,我这儿正呼哧呢!只能听他白话,可这哥们儿白活够了,开始要钱。一听他说“多少钱都行”,于是掏出1元钱,说了句“先给这么多,等你说的都应了,我专程给你送100元来”赶紧向山下走去。

 

 

甘肃武威  南门城楼
(2014. 08. 13)


镇边未使金瓯缺,

出兵征战败突厥。

城门有幸名昭武,

劝诫后世贵胄学。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景点介绍】:

武威南城门又名凉州昭武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区南关什字。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复原的城门楼通高39.6米,在门洞顶部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4万多平方米的南城门楼广场建成,成为武威又一新景点。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朝二(文帝,开皇三年至八年)

【历史背景】:

始建于隋代开皇八年(588年),取卫王杨爽的谥号“昭”,同时为纪念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赫赫武功和功绩所建,后取“武”,故曰昭武,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

明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西城门,修建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修筑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三十六座;用城砖包砌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凉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

及至近代,原城墙、城门均已损毁,唯有南城门楼还遗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二十几岁的孩子,说杨爽指挥战役大败突厥,有溢美之词的成分。但其亲自参与战争应该没有问题 --- 隋朝皇子都带兵出征,况且皇弟呢!只可惜,这种尚武精神到了唐以后,在天潢贵胄身上是消失得最快的。

 

【旅游趣事】:

这次来武威的首要目标是文庙和雷台汉墓,但住的酒店就在南门里。到酒店安顿下来,看时间还早,就出了门 --- 武威能来的机会不多,得抓紧时间啊!一到路口,看了看近在咫尺的高大南门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城楼里有个小型博物馆,展品一般,但站在城楼上可以登高望远,城内外的情况一目了然。站在城上,脑子里想着这次来“计划内”几个景点的分布图,把游览过程又“捋”了一遍。想清楚之后,就走下城墙 --- 开始执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