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峻之乱,晋几亡矣---东晋二(成帝、康帝)

标签:
杭州灵隐寺咸宁太乙观安庆潜山皖光苑太平塔南京夫子庙 |
分类: 第八轮 |
浙江杭州 灵隐寺
(2006. 12. 08)
晋室南渡立江东,
天竺高僧奉正宗。
飞来峰下建佛寺,
只愿中土释家宏。
【景点介绍】: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八百年,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历史背景】: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湖北咸宁
(2019. 04. 11)
炼丹需福地
修仙在洞天
灵秀之乡
【景点介绍】:
太乙观地处咸宁太乙山上,与楚天第一洞“太乙洞”首尾相应,是湖北省道教著名宫观之一。此处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山水尽得江南山水秀丽之美,相传远古有道教玉清尊神“太乙救苦天尊”曾降此山太乙观、太乙洞修炼仙道而名传千古,至今太乙洞中依稀可见天尊入定石像。太乙观占地约20亩,主要建筑有灵官殿、财神殿、太乙殿、慈航殿、太乙书院、药王洞(妙应真人滋养酒)、步云长廊、娘娘殿、太乙山庄、道教养生素菜馆、飞仙阁等。
【历史背景】:
《咸宁县志》卷四载:晋代时有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曾至此云顶炼丹,晋成帝咸和五年 (公元330年),葛洪曾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以往咸宁太乙山采料炼丹,一次丹炉颠倒致此地形成温泉至今。
太乙观始建于南梁武帝天监年间,天监年间又有本地道士蒋雄在太乙古观修道多年未果,一日梦中得真人点化,行道民间救苦救难于世人功成而飞身,至今此民间关于蒋雄其功德圣迹相传仍有甚多。太乙观初名为万岁观,唐高宗时改万岁观为太乙观至今。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
安徽安庆
(2019. 10. 16)
经人祸 佛寺已然无踪迹
历天灾 高塔依旧有真容
古城地标

【景点介绍】:
太平塔坐落在彰法山的皖光苑内。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塔为七层八楼阁式砖塔,高43米,砖仿斗拱结构,外旋中空,弧檐翘角。塔体内外壁镶嵌砖雕佛像近千尊,形象生动。塔内砌有台阶,穿楼绕廊,可上可下。登上最高层,远眺天柱,群峰峥嵘,风光无限;俯视市区,楼宇林立,井然有序。
太平塔是安徽省境内现存的古塔中年代最久远。
【历史背景】:
旧《县志》载:“太平塔晋咸和间(326-334年)创”。“塔前有真武殿,塔后有玉皇阁、石华表。塔旁为寺,舒州太平慧勤佛鉴禅师道场。”
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太平塔第一次毁于兵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重建。太平塔第二次遭劫是明洪武年间,后又重修。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抵安徽桐城,十九日派遣部分部队进攻潜山,知事李允嘉、典事沈所安等11人在太平寺被擒。农民军烧毁了太平寺,塔内板楼等同时被焚,唯砖石塔体幸存,这是太平塔第三次遭劫。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塔很容易成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就其原因,一是因为高,二是因为保存的时间长。
【旅游趣事】:
从三祖寺回到潜山市区,看看还不到三点,就决定到皖光苑看看。走在路上,远远地就看到了这座塔,可塔如同建在一个孤岛上---这中间还一大片庄稼地呢!怎么过去呢?这儿也没别的路,只能顺路往前走,走几步还得用手机地图“校准”一下。一直从塔的正东面走到东北面,才发现一个似乎是向着塔方向的路口。顺着这条路又走了差不多同等距离的路,才走到门口。进了这道门,还一道门,再进去,才是塔的院门。这道门是锁着的,进不去了,只能在这个距离上欣赏古塔了。好在,皖光苑内可看的不止这一处。
江苏南京
(2014. 09. 09)
玉蝴蝶
故国战火高燃,避乱或得安。
华夏礼当先,衣冠建业南。
幸得王氏辅,司马续政权。
学府育才贤,更求文化传。
【景点介绍】: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历史背景】: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旅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