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零散看法
(2012-08-10 19:17:05)
标签:
杂谈 |
非常抱歉,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虽然最近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其实是我们之前谈到过很多次的一些现象,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总感觉,该说的,都说完了,再说也是重复。
有一些朋友,在留言中,问了一些问题,大意是最新形势下对老问题的一些看法。现在就零散的说一些。逻辑基础都来自以前的文章,就不再重复了。
一、经济刺激
最近的经济刺激,到底对经济的好转有多大的作用呢?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经济刺激,一般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措施。
最近的金融刺激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降低存贷款利率,加大货币的短期投放(逆回购)。而财政刺激,包括口头的减税和增加政府投入。
金融刺激措施,意在使实业领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资金。经过了前期的刺激措施,我们看到,上半年的贷款发放,比紧缩的2011年增加了6千多亿,约增加16%。增加的这部分资金,面对极度饥渴的市场,说是杯水车薪,丝毫不为过。所以,到目前为止,官方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并没有真的开始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其本意只是为了防止经济猝死而已。
财政政策,央府和地府都说要加大投资,但各地的建设,一直依然不死不活的拖着。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增加项目投资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政府的前期投资,由于规划的太大而投入的不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现在的这点投入,要填这个坑都远远不够。就像铁道部,口口声声多少亿的投资,但这些投资能否应对前期的欠款都不得而知,何况后续建设呢。
所以,现阶段的刺激,基本停留在竭力维持的阶段。
二、房地产
仍然有许多的朋友,在关心房价,我只想说,如果你是要自住,可以关心一下;如果要炒房,就免了吧。
中国的房地产,远远不是房价的涨跌问题。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中国的房价已经下跌好几轮了。在本博的最初几篇文章,我提到过,中国的房价,是信贷支撑的。
当信贷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官方最希望的,当然是冻结房价,等待通货膨胀来挤掉房价的泡沫,将风险消弭与无形。既不让房价疯长,制造更大的泡沫;也不让房价崩溃,冲击整个经济。
不让房价疯长很简单,控制信贷就可以了。房价是要银子来支撑的,没有银行的资金,谁有那么大的本事。
不让房价崩溃,就困难很多。官方采取了人为缩小市场规模的方法,以更少的信贷,来支撑房价的。首先是限购,让买家减少,并且让卖家观望,寄希望于取消限购后的“报复性反弹”。对二手存量房,是限制贷款和拖长过户时间,来控制同一时间段的二手房流通量。对于新房,就更简单了,放纵或者默许前期业主“维权”,或者直接约谈开发商,就轻松搞定。
所以,大家就看到了从2011年严厉调控以来,房价不死不活的样子。
限制交易的结果,就是房价虽然没掉,但拥有房产的人,想要变现的时候,很难变现,就出现了一些人,抱着房子,却因流动资金枯竭而跑路或默默的死去。
正是由于房地产依赖信贷,而信贷是依靠权力分配的,所以很多没有背景的供应商,可能会成为去产能的牺牲品。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一定要给房价做一个趋势判断,我认为在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以民币计价的房价,会维持大致的稳定,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因其他的生活物资,会呈现长期的涨价趋势,也就是房价相对降价,有点类似于过去几年的汽车。
然而,如果失业呈现崩溃性的趋势,房价也就无法维持了。
房产投资,不光要考虑房价问题,更要考虑兑现的难度。
如果自住,请一定要考虑收入下降的风险。
个人风险防范
基于前面文章的分析,我认为,经济危机无可避免。对个人而言,首当其冲的风险,当然是收入来源的中断。其中可能是失业,也可能是生意失败。而导致失业或生意失败的原因,很大可能来自于官方的各种创收手段,比如沈阳正在发生的事情。随着经济的下滑,除了增税、罚款的行为,官方可能扩大垄断行业范围,用行政力量排除竞争对手,以达到敛财的目的。当然,这个垄断,不一定是国企,也有可能是官员的亲戚。比如,某个官方办事大厅的周围一公里,除了大厅旁边以外,找不到其他营业的复印机店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神话。
失业或者生意失败既然难以避免,就需要开源节流,至少不要做第一波断炊的人。
随着失业人员的增加,治安的恶化,就不可避免。就在今天,重庆的一个银行门口,发生了枪击案,据说三人中枪;深圳一驾驶宝马的女子,在停车场被抢劫杀死。所以大家务必最大限度的降低遭遇到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比如,不去偏僻的地方,不要太晚留在外面,尽量不去治安不好的地方,不要从银行提取大量现金等。
家里最好要准备一段时间的生活物资,比如遇到像沈阳这样的大规模关门事件,不至于马上就揭不开锅。
很多人对于各种信息会选择性的无视,比如各种社会悲剧不断发生,总觉得与自己无关。眼看着周围的邻居失业了,总认为这种事情不会落到自己头上。这样就导致很多本应该有心理准备的事情,到头来总感觉触不及防,甚至瞬间崩溃。
社会也如此,由于官方隐瞒了诸多的数据和信息,导致人们对周围的风险一无所知,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导致社会的无预警的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