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因为IE的捆绑销售在垄断上曾经纠缠不休,但是普遍的,互联网的存在给大众带来更多的选择是不容置疑的,至少在长尾理论中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事实上,互联网中无论何种服务都仍旧存在着寡头垄断的局面。庞大的互联网服务虽然被认为低门槛服务,但是由于沟通所产生的网络效应,一旦形成了用户壁垒,后来者更是难以超越。
不过对于单一用户的转移成本来说,以BSP为例,是相当的低廉,各大BSP基本都拥有了搬家服务,而博客的网络效应又比较低,没有群组和圈子的羁绊,转移起来相当容易,这时候对于新兴bsp还有另外一个门槛,就是在宣传中的壁垒。
一个小互联网企业,很难得到大众的关注,以贝壳为例,他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他的受众仅仅是关注互联网新产品的朋友们么?显然不是,他的产品目标是大众,仅仅得到这些朋友热评是无明显效果的,而最大众的宣传阵地却被全能型的互联网企业占据,显然对于帮助潜在的竞争对手是毫无兴趣,因此,对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如何,通过何种方式使产品成为大众热门,这是一把关键的钥匙。
广告所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够造成一些强势企业的寡头垄断,对新兴产品的出头造成了无型的障碍,而本应该作为另外一种宣传渠道的互联网,本身仍然存在着问题。而其根本是现在的互联网,仍旧是网民对大众信息网站的几对多传播,而非真正的网络传播。
面对这样的情况,互联网创新产品需要寻求一条出路,而在web2.0时代,我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在普通博客间铸造口碑,通过口碑相传,这是最划算也最有效果的方式。而相反,这样的传播可以促进传统互联网企业加速变革,并逐步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最终竞争会造福网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