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汉字
“博”
粗粗的算一下,我也“博”了整整一年。这一年的光阴,就在“博”客的陪伴下紧张、有序的逝去。虽说新浪的炒作确实让人颇有反感,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没有新浪,博客这个产品普及化一定不如现在,博客的普及是新浪之功,而得益于此我也开始了博客之路。
一念间,外面的吵吵闹闹、风风雨雨皆与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作为普通的博客,我们仅仅在经营自己的博客。因为博,我的学习、生活开始不同。事实上,我的韧性一直是我最大的缺点,做事情都难长久,博客一博就这么久,是例外中的例外……而更因为博,我得到了许多,交朋友、长见识,一个都不少!
最近在抓虾的订阅数刚刚上了一百,而feedsky统计的订阅亦到了439,看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博得更是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兴奋。从开始看着点击率的攀升,到现在看着订阅数的增长,这都是让我博得更持久的原因。
当然点击率与订阅数只是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博客的交流,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我的浏览器变成了火狐,我的IM使用上了GMAIL,博客独特的传播让我有机会拥有了
“酷”体验,这是流氓占据的IE与越来越臃肿的QQ所难以给予的。
“播”
在大众媒体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也是“大众软件”(不是那个杂志),而网民真正期待的“酷”体验却只能悄然躲在大众媒体的背后,在一些IT博客间传播。Google正是在这些小众中间传播着自己的酷体验,而与此同时,却面对着尴尬的国内市场数据,缘何如此呢?因为大众热门仍然是主流,博客虽然普及,但博客传播却并未普及,BSP的首页成为了新的大众媒体,大众热门,而小众传播的力量却远未普及,BSP的互动性让这种普及在今年难以实现。
小众传播在现在的BSP中间难以实现也是由于功能所碍,交互性不够完美,圈子功能尚未完善,这些都是小众传播的阻碍。从第二届的中文网志的参赛博客上亦能够看出FEED的推动上亦仅仅局限于小众的范围内。抓虾中的推荐频道亦能看出。
“播”更是展现了现在网络视频的魅力,现在新浪亦正式推出“播客”,正如去年推出博客一般,或许这是播客普及的强大推动力。而播客是否能够通过个人的影响力让rss的订阅更为普及,也继而推动FEED阅读的趋势?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feed的普及促进对博客的关注能力,增加交互性,更是能够最终促进小众传播,让网民真正面对更多的选择。
长尾理论中谈到的更多的选择,在真实的情况却远非如此,广告让更多的选择隐藏于后,而小众传播的完美实现则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机会,期待某一天,我的同学到我电脑前看到Gmail和抓虾不会再如此惊讶。
选择“博”与“播”正是基于这样的总结与期盼。
对于总结能力,本人一直都欠奉,草草书之,见谅。
文章引用自:http://i.blogbeta.com/179.html/trackbac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