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笔会第一期
项目概况:
麦草地和
维众音乐社区都是将digg融入社区的web2.0项目,一个单纯的digg网站是很难活下去的,虽然有digg的珠玉在前,但是至少在国内所尝试的digg站点,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真正的活起来。
法案点评:
我曾经多次拿起点的推荐票制度说事情,一周上万的推荐票,证明他们的变相digg系统有着很大的活力-原动力。而这个背后的原动力是让作者本身主动寻找支持者,寻找自己圈子的支持,让自己的文章顶上去。因为在起点,小说不被顶上去,就会永无签约之日,小说上不了架,自然也就没有钱拿。
这个原动力多多少少还是会对这两个项目起作用的,因为顶上去意味着更多的流量和关注。而与此同时真正欣赏文章的人也会选择遵守digg规则,自愿去贡献,不过要培养这样的人,需要另外的力量。社区的力量,通过社区去培养这样的活跃用户。而显然这两个项目都考虑去做社区了。社区的价值决定了这两个项目的价值。
麦草地并非全是转载文章,因为它有“原创”部分,并且占据着首页,这类文章提供全文,我认为这么做没什么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自己的博客。而麦草地提供的“博客”要跟各大BSP相比,优势何在?所以竞争不如借力,更多的合作对麦草地更好。我可以将圈子的文章转过去顶,呵呵……
维众音乐社区因为将目光聚焦在音乐上,专注意味着已经得到了成功的一半,而未来做出一个音乐宣传的窗口聚焦n多明星fans也不是没有可能。在我看来,目前应该注意的是尽量聚合足够多音乐论坛的信息,调动起论坛本身的积极性,再者可以去百度的相关吧里面挖角……最后是“音乐”博客,其实这一类文字还是相当多的,各个bsp有相关的圈子可以去挖掘……
麦草地页面相当清爽,这方面维众音乐社区略逊一筹。而我认为音乐社区如果“火”起来,更有营销的商业价值,更容易实现盈利。模式上维众音乐社区高一点。
总之,有人才有社区,有社区才有愿意贡献去“顶”的人,而有顶才能让好东西浮出水面,才体现这种独特新闻模式的价值。
妄评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