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人生要不要攀比,创作要不要学习(311辑)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人生要不要攀比,要,没有攀比、人类就不会有进步,但攀比什么有讲究。如果你要与人攀比金钱、权力和成就,那会越比越气馁。一、那三样东西虽好,但太具体。二、那三样东西构成的因素太复杂,不可仗一己之力。因此,要比就比思想的高度,认知的能力,和胸怀与格局。虽然这三样东西并没有多大可比性,但一、能够让你内心充盈,知人知己,不躁不急。二、能够让你置身物外,甭管他人多牛逼,你也会活得独立,硬气。没有人能够轻易打败另一个人,除非自己。而一个人的精气神,就是你的不败之地。
搞创作要不要向人学习,当然要。但绝不是一天到晚见到这个也想学习,见到那个也想学习。这样的学习,一没意义,二没效率,三没了自己。创作是一项具有高度排它性的工作,学习也应当独树一帜,独尊一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决定了创作的能力。博釆众长,指的是博釆自己需要的那类“长”。且为我所用的东西,不管长短,一概取之,举一反三。其实,最好的学习,是向自己学习,向自己不断增长和更新着的思想、技能和知识需求学习。学习也不是防空洞、挡箭牌,学习是一种集中火力的主动进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它的,先爱咋咋地。这是一个有关学习方法的话题,从道德绑架上去扯别谦虚啥的没用,那一说明你词穷理屈,二说明你身上文革遗风未散。即便是谦虚,那也是实力的象征,比如说审题的能力。
出类拔萃的专家都是杂家,其过人的专长都是博釆众长。没有哪个艺术门类是孤岛求生,触类旁通,才能固本培元。能够跨界,才是真的英雄。
甭管你年纪多大,经历和见证过什么,都不要以过来人的口气和心态,去置疑后人对历史的评说。当局者迷,历史在后人眼里,会更清晰,更接近真相。
今天写了几百字,心里过滤了几万字。搞创作,先做加法,游走,读几十万字。再做减法,提纯,暝思苦想憋戏。再做加法,蒸馏发酵。喝了两杯洋酒,唱京戏去。宅在家里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