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戏言:一个人的两种人生(281辑)

标签:
编剧曾鸣 |
分类: 曾鸣词言 |
一个人有两种人生,一种职业人生;一种非职业人生。职业人生以领识人:蓝领白领或金领。识领不识人。非职业人生以脸识人:冷脸热脸或假脸。识脸如识人。人生百态,无非做事做人。把两种人生都做得见事见人,才堪称精彩人生。
当下要想达成“共识”,似乎已找不到什么硬抓手了。据说,要发力狠抓“传统文化”传承了。这看似一个争议和风险最小的软抓手,但实际上很有深义。中华传统文化良莠并存,精湛圆通,大智大勇与腐朽愚忠,精致利己的封建气息相互渗透。去什么粗,取什么精,去什么伪,存什么真,这都大有文章可做。
真正牛逼的人生,是那种充满着多种可能性,并能够将其转化成附加值的人生。
一个面包连锁店,把“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横幅挂在大堂,向顾客炫耀。不知其他顾客作何感想,反正我是看得心里拔凉拔凉滴。后来,这家店面关张大吉了。我还看到过有一个大医院,临近年底前,从楼顶上挂下一条巨幅标语:“决战XX天,冲刺XX亿!”我想,有这样的鸡血企业,有央视世界杯期间那种洗脑式广告,就不足为奇了。我们这里从来不缺口号,口号自信,愈演愈烈。
戏曲基本功训练分“四功五法”,四功就是“唱做念打”,五法是“手眼身发步”,若细分起来讲究太多。有人认为“发”应当为“法”,对此我完全不同意,从字面和内涵上都不成立。这个“发”概指甩发功、髯口功,包括帽翅功、翎子功等。“法”是指什么:手法、方法?如果是,那怎么能归到基本功里来呢?
我小时候学戏练功,因为进京剧团之前跳过舞,腿的柔韧性还行,毯子功那是一无是处。但唱“样板戏”讲究能文能武,我跟斗翻不起一个,可偏偏还摔断了腿。伤筋断骨,在京剧团那是常事,一副拐杖轮流柱,记得传到我手上,拐杖上已签了好多名字。旧时学戏,是要跟师傅签生死合同的。就这搏命的职业,还有人狠心骂“戏子”,有人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