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词言(104)情感在赠予中延续

标签:
曾鸣词 |
分类: 曾鸣词言 |
有朋友善意提示我,你的一些文字和言语,很容易被有心的人拿去转化成自己的作品。对此,我毫不介意,甚至觉得欣喜。作为一个书写者,首要义务就是希望能给人以启迪。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一定是在交换和赠予中得以丰厚和延续。
实际上,所有的口语和有序排列的文字都能够唱,但我们又决不能认为能够唱的就是歌词。因为不是所有的口语和文字都具备内在与外在的美感,更不是所有的口语和文字都具备思想与人性的光芒。
每一句话都很正确,很上口,都符合真善美的基本要求,但也都没有能够出人意料之处。这样的作品,不写为好,写了,反而可惜了。
歌颂故乡和父母养育之恩的歌词,在真情表述上大多无可非议,但又大多难有新意与深意。并非大家没有这个笔力,而是这类早已被民意绑架了的主题,不是你去写它,而是它来写你。它有没有你,有怎样的你,就成为衡量这类作品高下的要义。
为什么说文化意义上的观剧是一种生活的仪式。因为之前,它会带给我们一个特定的审美期待,之中,会带给我们感观与内心的愉快,之后,会给我们留下思想的启迪与精彩。但是,去观赏一部戏剧之前,你应当做些功课,应当尽可能多地了解它的相关背景,了解人们对它的评价与口碑。这不但不会削弱戏剧的悬念与吸引力,反而会使你的心灵更加顺畅、自由地入驻戏剧的殿堂。
我这人虽然好发表一点“主见”,但几乎不主事;虽然好说点闲事,但几乎不揽事。我没有务事的耐心,没有成事的能力。我只有无中生有的想象,纸上谈兵的底气,和锦上添花的希冀。我乐于在被动中出击。
写儿歌的词作家比写成人歌曲的更需要有文化良知和使命感,别把你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胡编给孩子们唱!说大了,你要对得起民族的未来,说小点,你别误人子弟!如果不当“皮条客”就活不下去,那咱们能不能换个体面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