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宝宝》杂志所有的编辑都是妈妈,在5月号杂志的编前会上,我问了编辑一个问题:你们收到过“母亲节”的礼物吗?大家弱弱地答:没有。然后又一片七嘴八舌:“母亲节”都是我们给妈妈给婆婆买礼物,孩子还太小,老公才没这个心呢……
在这个高度物质化的时代,我们“引进”了不少洋节,跟着西方人一起热闹,却并没有“引进”这些节日的真正意义,似乎只顾着节日消费了。像“母亲节”这样一个充满爱的节日,爱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经常会探讨“80后”、“90后”,父母的爱都给了他们,可他们却好像只知道爱自己。其实,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如果我们从小就没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互相支持的亲子关系,我们凭什么等到自己有情感需求时要求孩子为我们付出?
朋友说,她妈妈就是那种一生都在为家人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从来不对子女有任何要求,所以,他们也觉得她没什么要求。可是有一天,妈妈突然中风倒下,他们全家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和六神无主的状态。她说:“在我心中,妈妈永远都不可能倒下!”
我就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倒下了,我的孩子也这样想可怎么得了?他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共同面对,所有的压力都要他独自承担。我爱他,就应该让他也懂得怎样爱我,懂得我们之间是需要相互扶持的,他才会有足够的坚强。
我总是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或状况告诉儿子:妈妈也感冒了,妈妈今天好累,妈妈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并且要求他:“小肩膀过来,让妈妈靠一下。”“抱我一下吧。”“亲一个。”“快给我揉揉!”
有一位妈妈从儿子很小时候就告诉他:“你是男生,我是女生。男生应该照顾女生。”所以,这个10岁的小男生和妈妈去超市购物,都是他负责推车、拿东西,而那个妈妈只顾在前面悠闲地挑来拣去就可以了。
还有位妈妈主张,淡化孩子的生日,强化父母的生日。“其实女人年纪越大越不愿意过生日,但为了教育女儿,我每年都要隆重地过生日,并且要求她给我礼物。”她说。
应该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