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美国聪明宝宝纸尿裤 |
分类: 日志随想 |
《聪明宝宝》杂志2011年12期卷首语
这是令人难以言喻的一年。
我们见识了虎妈、猫爸,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门”,恶补了不少化学知识……每一次“事件”都在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力,挑战我们的底线和智慧。很多事情让我们困惑让我们不解,但又必须做出理智的判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只有一个孩子,我们赌不起的!
于是,就出现了混乱的思维,甚至孤注一掷的行为。诸如国产奶粉一概不买,所有的计划外疫苗一律不打,包括沸沸扬扬的“八毛门”……想要保持理智,似乎很难很难。
只有冷静才会走向理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冷静对于父母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记得一位身为儿科大夫的母亲就跟我说过,每当女儿生病时,她依然会感到世界末日就要降临。
这种揪心的感觉是每一位妈妈都会遇到的,我们可以一时冷静不下来,但我们不能被这种情绪控制了,我们必须要走向理智。
孩子从小到大,我感觉,作为母亲总是要不停地做出各种判断,从吃什么牌子的奶粉,用哪种纸尿裤,到生病了该不该打针,报个什么样的亲子班、幼儿园……大大小小,事无巨细。我经常在心里默念:冷静,冷静,深呼吸。我们父母那一代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比较幸福的,没有那么多的信息,那么多的选择,一切也就变得简单了,我们的成长其实也满健康的。
若干年前的西方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妈妈走出家庭,在职场打拼,时间总是不够用,所以纸尿裤出现了;日益激烈的竞争使父母们意识到子女未来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于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等成了教育的重点。传统育儿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而现在的西方,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不需要再像上一代那样打拼了,有些观念便又开始回归。为什么一定让小宝宝睡自己的房间?为什么不可以多抱抱孩子?亲子间的自然关系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所以,我们又看到了一股返璞归真的潮流。而我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同学居然说,美国的学生并不比中国孩子轻松,也有上不完的课外班和补习班。
对于我们来说,是否走别人走过的老路,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到底该怎样养育孩子,还是我们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