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妈妈蓝兔子: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艺术启蒙老师

(2010-10-14 12:31:25)
标签:

少儿

朱青生

博爱

兔子

楷体

育儿

分类: 对话专家妈妈

    初夏的北京,洒满阳光的午后,蓝兔子说,这是一段关于孩子和艺术的下午茶时间。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对很多事都有独到的见解,有她自己的主张,但却一点也不让你感觉到锋芒,她是极女性的,不急不缓。可能用她自己的那个词来形容最为贴切——纯棉。她说,喜欢过朴素温暖的日子,不必如丝、如锦,只要如棉……

    我说,这是一位纯棉女子,纯棉母亲。

    最先打动我的,是蓝兔子的画。是那种久违了的宁静、纯粹,蓝色的背景,大兔子和小兔子手拉着手。

然后,看到了她的文字,那些写给孩子、写给自己的童话、感悟。

    我必须见她一面。我们风格不同,但一定有些什么是相同的,因为在她的画、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或说不好的话。

    蓝兔子说,虽然她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却并不敢以教育专家自称。她更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位同时热爱孩子和绘画艺术的妈妈。

 

我们什么要孩子学习艺术?

    湘梅:身边学画画的孩子好象越来越多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艺术领域有所作为,或者至少能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因此在精力上、经济上付出了很多。

    蓝兔子:我也有同感。有很多父母都想让我教他们的孩子学习美术。我以前是在美术学院工作的,学习美术,比一般专业会多些学习的费用和画材的投入,美术学院的学费也要比理科和文科院校贵一倍以上。因为我们的美术学院,在教学体系实际上还是以传统西画的体系为基础(连国画学生也要首先学习素描、色彩)。一些学习油画的学生,往往还要准备好出国考察和观摩的费用,否则,只是通过画册来学习和体味人家的油画技法,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

    但其实,艺术并非奢侈品,它不必用钱买来,也不必一定要进行专业学习。艺术,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它原本就是属于我们的,潜藏于我们的天性和原始的欲望之中,只待你自己去挖掘,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语言。

    世界上历史最早的岩画是旧石器时代的末期,大约4-6万年前,内容多是和狩猎有关的动物的形象,如山羊、鹿等。对于这些岩画诞生的原因和功用专家们众说纷纭,但所谓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似乎都还是不能摆脱功利的成分。有时候,我在想,当第一个人,第一次,画下第一笔图形的时候,他可能只是因为觉得好玩而已。

 

    湘梅:看到那些背着画夹四处学画,我经常会想,画画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好玩吗?有意思吗?

    蓝兔子:我看到的就更多了。这样的学画其实已经少了太多的乐趣,而艺术带给我们的乐趣,才是它最可宝贵的东西。不讲美术对于孩子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伟大意义如何如何,我只想分享一种感觉,那是一种美妙绝伦的感觉,是巧克力、玩具、电玩、网络游戏、豪华别墅、汽车等等等等都不能比拟的美丽感觉。

    当你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个看似荒凉的世界其实还有那么多美妙的细节,这些细节有着变化无穷的颜色和造型,它们鳞次栉比,层出不穷。

 

    湘梅:你的儿子学画了吗?

    蓝兔子:准确的说,他更喜欢涂鸦。一到周末,我常常和儿子在家里随意涂鸦,他摆了一地他做的纸陶土,我满手颜料,可还要拿着相机时不时拍上几张照片,忙得不亦乐乎,但我很开心很踏实,因为我没有在炎炎夏日的午后把孩子丢到各种拥挤的学习班里去苦熬。

    作为父母,在孩子还愿意牵着你的手走路,充满信任地学习你,模仿你的时候,引领他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吧!你所需要的,就是准备一支笔,一张纸,一管颜料。甚至我们都可以不需要笔,就可以用我们的肌肤去更真切地触摸绘画,用我们的指尖,慢慢体味纸的质感,用我们的体温轻轻调和那些温润的色彩,用我们的智慧和想象去创造一个属于视觉和心灵的美妙世界。

 

绘画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表达

    湘梅:我儿子也喜欢随意涂鸦,他的画基本上就是天马行空。他非常喜欢明亮温暖的色彩,尤其是喜欢画太阳,几乎在他的每一张画里都会有太阳,甚至他画下雨的场景也要加上一个太阳,我想他内心一定充满了阳光。

蓝兔子:呵呵,是的,的确是这样的。绘画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们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儿童绘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压、放松的方法。

    儿童在绘画中使用过多的暗色和阴影等灰暗色调,往往和焦虑、不安联系在一起。有一位叫做爱普生(Epson)的美国心理学家,在研究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的绘画作品时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有试图把画中环境涂黑的趋势。而一些极端暴力或者破坏性很强的孩子会更喜欢使用黑色等暗色系的颜色。将黑暗的颜色涂抹到画面的过程,会让他们感到愉悦和安慰。

 

    湘梅:有心理专家专门通过儿童的涂鸦作品来研究儿童心理,绘画真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吗?

    蓝兔子:涂鸦是直达人内心的一种表达,尤其是儿童的绘画,往往直接透射出儿童的心理。如果说,成人的绘画会受到更多的理性因素的影响,那么孩子的绘画,往往是更直接的内心世界的展露和表达。有些精神科医师认为,在儿童游戏与绘画中,可看出他们的动作发展、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等重要指标。如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像不断的圆或迷宫。

    当然,家长也不要对号入座,我个人感觉这也不是绝对的,记得我儿子大约两岁多能开始握笔的时候,我给他一只笔,他就是在纸上画出类似迷宫一样非常复杂的线条,当时令我非常惊讶。但我儿子其实并没有自闭倾向,他乐观外向,非常愿意主动和人交流。

    不过艺术的确有某种神奇的抚慰和治疗力量。我有位女友,她在一所特殊教育学院做教师,她用美术治疗自闭症孩子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有一本专著即将出版。

 

怎样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品味?

    湘梅:我是一个不会画画的人,大多数父母都和我一样,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我们该怎么评价或看待孩子的作品呢?

    蓝兔子:我想,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作品,其实无需太多评价,甚至无需读懂。

    有个阶段我其实也常常是面对儿子的胡乱涂鸦硬着头皮在夸奖,竭力从那些草率的图画中找出可供提问和夸奖的理由。这其实不是虚伪,也是一种尊重吧!但儿子很高兴看到我对他的画感兴趣,没几天就真的拿出了他创作的一幅画,令我非常惊讶,那是一双具有神奇功能的鞋子,笔触生动且充满想象和童趣。

    我想重要的是,你能对他的作品表示出兴趣,并且愿意倾听他对于自己作品的“阐释”,以及他对其他艺术作品的“看法”。这挺重要的,这也是你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个绝好机会。

 

    湘梅: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是不是还要多带孩子去看、去感受呢?

    蓝兔子:在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要多带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即使你认为孩子什么也看不懂。

 

    湘梅:我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和老公参观世界文化展,把他带去了。我们很担心他一会儿就闹着要出来,但没想到,他非常喜欢,甚至对那些出土的陶罐指指点点,认真地欣赏,并对那些图案发出赞叹!这令我太惊讶了。孩子,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蓝兔子:我经常在美术馆看到韩国、日本人在中国开设的涉外幼儿园组织孩子参观展览。老师带着他们,排着队伍,不吵也不闹,睁大双眼好奇地看着展厅里的一切。很奇怪,我们国内幼儿园很少组织这样的活动,真是很遗憾。或者这只能由我们做家长的自己来弥补吧!

 

    湘梅: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漫画,有时我很担心,孩子只看这样漫画,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艺术品位?

    蓝兔子:这些漫画书就如快餐食品,加了太多香精和色素,也会失去本来的味道。而真正的艺术品犹如大餐,做起来费工费料费时,但却更具营养,更美味。我们无权禁止孩子去品尝快餐,但却至少能引领孩子去品尝真正的营养和美味。

    其实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无需教授,只需你轻轻引领和开启。如果你真的希望培养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当然,真正的天才,都不是培养出来的),就要有勇气鼓励他拥有一颗特立独行的心。你也可以不懂画,你要做的只是微笑着,欣赏着,鼓励着和赞美着……    允许他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世界,对孩子来说,这就已足够。还是那句话,即使你一点也不会画画,你仍然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艺术启蒙老师!

 

蓝兔子对你说:

    有的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绘画天赋,需要好好培养;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不需要学习绘画;也有更多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美术,把美术教育完全交给培训班。

    《没有人是艺术家  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非常喜欢北大教授朱青生的这本书的书名。对于这句话,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阐释和理解,但我想,最能解释这段话的还是朱青生自己。记得他在天津美院给学生演讲时讲过这样一段话:当你对爱人和孩子轻轻吟咏一首诗,那一刻,你就已经是非常接近艺术的本质了。

    艺术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它潜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

    我身边往往有一些已经进入中年的朋友,遗憾自己其实曾经深爱艺术,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以至于绘画成为一个潜藏于内心却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我总是非常真诚地告诉他们,如果你想画,就从现在开始永远不会晚。

    艺术没有国界,没有年龄,没有任何限制,它平等博爱,任何人,任何年龄,任何时候,当你想要触摸它,就尽管伸开你的双手吧!这,也是我希望告诉每一个朋友和他们的孩子的。

 

蓝兔子 

    10岁男孩的妈妈,长期致力于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研究工作,以及写作、插画创作、平面设计和艺术活动策划研究等。现为1亿妈妈幸福学校www.yiyimama.com项目运营总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