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
土地溢价何偏是145%?
邓浩志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新闻背景
日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意见稿》显示,今后商品住宅地块将采用“限地价、竞配建”等方式出让,地价最高限价为土地起始价的145%,同时商品住宅用地及商业用地的出让不再设立任何准入门槛,但均将设立配建保障房或是公共停车位的要求。
超过50%溢价率就要上报中央报备等。这个45%在50%以下,又不会像49%那样显得很难看。———邓浩志
现在这个规范还是征求意见稿,一旦正式实施,意味着几乎所有土地出让都要限地价,未来地王就将淡出市场。———龙斌
限地价竞配建可降拆迁成本
南都:在业界看来,政府为什么会想到出台这个政策?希望起到什么效果?
邓浩志:地方政府可以藉此缓解保障房建设的任务,今年1-10月份,广州落成的保障房似乎只有8200套,占年度任务的十分之一,任务很重。拍地采用竞配保障房的做法,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
此外这种拍地模式还可以帮助政府降低未来的征地成本。此前一些地块拍出了地王,当时政府是提高了土地出让金收入,但是下一期征地的时候,有了地王做参照物,征地拆迁成本就会大增。
龙斌: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加强土地出让的管理,让卖地过程更加有效率、更加透明。此外这个政策还在一个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之下,明确限地价,竞配建。
南都:其实像北京、杭州,现在不少城市拍地都已经在执行地价封顶50%后转竞配保障房的做法,广州有些地块拍卖也会设置保密最高限价,而这次做这个规定意在为何?
邓浩志:地方政府应该是为了控制成交地价,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地王出现的比较多,受到中央的关注,后来就有规定地价成交异常的要上报中央,而这个政策的制定,可以让成交地价显得不那么扎眼。
龙斌:以前广州有些地块是有封顶地价,超过转竞配保障房的做法,但有些地块就没有这样的规定,可以一路往上拍,拍出地王。现在这个规范还是征求意见稿,一旦正式实施,意味着几乎所有土地出让都要限地价,未来地王就将淡出市场。
145%是为了不超过敏感线?
南都:为什么最高限价会设定为起始价格的145%?不是140%,也不是150%?
邓浩志:我来猜测的话,一般来说50%、100%这种点位都是传统敏感线,比如超过50%溢价率就要上报中央报备等。地价最高限价为土地起始价的145%,就是说溢价率不能超过45%.这个45%在50%以下,又不会像49%那样显得很难看。
龙斌:无论怎么样限制地价,竞配保障房、回迁房,对于开发商来说,成本是一样的,因为建保障房等的花费也是开发成本的一部分。145%的限额,可以抑制土地拍卖的价格,但也有可能会让部分边远区域的土地价格被低估。市场对不同区域的土地价值认同是不一样的,市中心的自不必说,比较边远区域的,可能此前就没有相关的市场交易作为参考,再加上145%的限额,价格会更难起来。
南都:里面还提到,商业用地上,将探索采取“限地价、竞配建社会公共停车位个数”方式出让,这个又能起到什么效果?
邓浩志:其实这个和竞配保障房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车位非常紧缺,这种操作模式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增加停车位的难题。
龙斌:这个做法从公益的角度上来说非常好,广州现在车辆膨胀非常快,停车位严重不足,开发商做商业项目的时候,停车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不会愿意做太多社会公共停车位。这种拍地方式,可以增加停车位的供应。
高端项目开发难度将增大
南都:从以往多年的拍地情况来看,广州拍地溢价45%以上的情况多吗?如果执行这个标准,能起到多大效果?
邓浩志:2007年、2010年的时候,拍地溢价超过45%的还是非常多的,执行这种新的操作模式的话,可以起到给土地市场降温的作用。
龙斌:以前高溢价的土地不少,执行这个操作方式,抑制地价的效果会很明显。不过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尤其是高端项目,溢价45%之后竞配保障房,在一个社区内就会出现定位高端的豪宅和定位中低端的保障房,开发商的开发难度会增加,两种居住人群如何融合也是个问题。
南都:规定卖地不再设立任何准入门槛,现在是有什么门槛吗?
邓浩志:其实广州在这方面一直算做得比较好的,但也有一些地块为了吸引大型开发商之类,会设置一些准入条件,这也给暗箱操作提供了空间。从今后规定不再设立准入条件来看的话,等于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